10月25日,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十九大的中外记者见面。图为记者在采访拍摄。 新华社记者 殷 刚摄
本报记者孙懿在安徽代表团开放日提问。
本报记者刘少华(后排左一)在云南代表团开放日举手提问。
10月24日,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后,人民大会堂一楼中央大厅北侧举办“党代表通道”第三场采访活动。图为采访代表的中外记者。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10月26日,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十九大报告,并回答记者提问。图为外国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 本报记者 史家民摄
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海外网十九大专题网页。
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大会――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与2300多位党代表和特邀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这是一场全球媒体的盛会――超过3000名中外记者齐聚北京,向世界报道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讲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述新时代中国人的故事。
过去的一周多,是中国的“十九大时间”,北京成为全球舆论的强磁场,也成为全球媒体的竞技场。
创新,是十九大的鲜明特征。最重要的标志在于,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是最富创新精神的党。
创新,是十九大报道的鲜明特色。“党代表通道”“十九大时光”“新闻人的新闻”……创新的思路,全新的设计,求新的安排,不仅给中外记者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报道内容,也展现了大会的开放姿态和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自信。
以解读十九大报告为引领,紧紧围绕十九大主题,全球媒体记者各展所长,各显神通。一篇篇文章,一张张图片,一段段音视频,通过报纸版面,通过广播电视,通过手机屏幕,迅速传遍中国,传向世界。
“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共产党,看到了一个昂扬奋进的中国。”透过全球化、全媒体、全方位的传播,世界各地的人们形成了这样的高度认同。
新气象――
更开放透明 更从容自信
大会开幕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进行多语种电视广播直播;
3068名中外记者报名申请采访报道十九大,其中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1818名,创历次党代会新高;
34个代表团开放日活动,现场采访的中外记者累计3000多人次,各代表团均留出半小时以上时间与记者互动,多个代表团与记者互动时间超过1小时,创历次党代会之最;
大会期间组织6场记者招待会和8场集体采访,分别比十八大增加50%和100%,首次在大会闭幕后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
在人民大会堂新设“党代表通道”,遴选60位党代表,分3个批次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组织“十九大时光”专题报道,一大批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记者分赴各地,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度十九大时光,会内会外紧密互动,党心民意同频共振;
开展跨境连线采访,新增对参与十九大报告译校工作的9位外籍专家的采访报道:
200多名中央媒体外籍雇员参加报道,会后还将举办国际性论坛、智库交流等活动;
首次推出党代会微信公众号,粉丝很快增加到56万多……
一系列的“最多”“新高”“首次”,反映出宣传部门对新的传播规律和舆论格局的深刻把握,反映出大会的开放透明,也反映出执政党的从容自信。
10月17日,十九大开幕前一天,大会新闻发言人庹震亮相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从会议日程到代表选举工作,从十九大报告的起草过程到党章修改工作,他主动回应媒体关切,把超过一半的提问机会留给了迫切希望了解大会的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
真诚坦率、侃侃而谈,不“打太极”、不绕弯子、不避矛盾――无论是“党代表通道”还是记者招待会,无论是个别采访还是集体采访,党代表都留给中外记者这样的印象。“有料,有味,有用”,这是中外记者的共同感受。
10月20日,“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集体采访临近尾声时,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代表站起身,即兴演唱《铡美案》经典唱段,把集体采访的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不少外媒记者表示,透过这个小花絮,“可以明显感觉到一种昂扬和自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说,要了解中国,首先要了解中国共产党。走上“党代表通道”的代表大多来自基层一线,由他们向中外媒体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世界的关切,越来越善于沟通、越来越开放自信。
印度尼西亚《罗盘报》记者奥利亚・卢基认为,“党代表通道”是富有远见的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
美国政治学者、专栏作家阿尼尔・西格德尔说,设立“党代表通道”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透明度,展示一个立体的中国。南苏丹广播集团记者皮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代表通道”的设立,充分反映了十九大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也表明中国的民主制度充满活力。
“站在田埂上,才能闻到稻花香。”参与“十九大时光”采访的本报记者程远州深有感触。他说,看到农民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也加深了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围绕群众自发祝贺十九大、简朴务实会风、开放自信形象、十九大的世界贡献等专题,各媒体各显身手,各展所长,组织了各具特色的重点报道,充分展示了大会的亮点。
“看这个展览非常高兴,感到自己也年轻了!”北京展览馆,86岁的邢禹山坐着轮椅前来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成就展从9月25日开幕,到10月24日十九大闭幕,一个月的参观人数累计86.8万。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创下主题成就展宣传的新纪录。十九大期间,党代表分批前往参观。“加油,我的国!加油,我的党!”20多位来自湖南的代表,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展板前齐声祝福。
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今年以来,各媒体陆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砥砺奋进的五年”重大主题宣传;7月至9月,《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巡视利剑》《强军》《辉煌中国》《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7部大型电视专题片陆续推出,对5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和梳理,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也为十九大召开烘托了氛围。
新视角――
更客观真实 更丰富立体
170个工位、4万多份各种版本的资料图书、每天提供近1000份茶歇餐点……设在梅地亚中心的十九大新闻中心,成为中外记者的信息源和服务站。
新闻中心设置了境内记者、港澳台记者、外国记者多个服务工作组,为中外记者提供分众化、个性化服务;截至10月24日新闻中心官网累计点击量达4.48亿,各场重要活动采访安排,均提前在新闻中心网站上公布,网站还设英语版;港澳台和外国记者个别采访党代表的需求落实率达到80%以上,这一数字也为历次党代会最高。
“新闻中心本身就是了解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一个窗口。”香港超讯国际传媒集团的记者马超说。
“新闻中心组织的各种采访活动,是了解中国共产党过去5年执政成就和未来发展规划的绝佳途径。”在新闻中心“蹲守”多日的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记者穆罕默德・扎米尔・阿萨迪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个稳定繁荣的中国对世界的作用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这样评价。
十九大时光,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有关中共十九大的报道,持续占据了世界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和主屏主页。
134个国家逾千名外国记者来华采访报道,各国专家学者密切关注、悉心研究。这个金秋,世界舆论不约而同“向东看”,通过十九大观察中国,解读中国。
“我几乎参加了所有记者招待会和集体采访。每场都是提前两三个小时抢占有利位置。” 美国全美电视台首席记者陆煜说,他能近距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上海陆家嘴、广东港珠澳大桥、杭州阿里巴巴、北京新机场…… 十九大开幕前一周,1388名外媒记者在大会新闻中心组织下,分成25条采访线路,遍访中国的新地标,一起感受中国发展的强劲脉动,“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约旦通讯社外事记者萨利赫说:“中国人民都应该为这5年的成就感到自豪!我要把中国精准扶贫的经验向本国民众介绍。”沙特阿拉伯《生活报》副主编阿尔法丹说,在中国看到的一切都令她印象深刻,“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到中国工作生活”。
“震撼,期待,向往”,埃塞俄比亚通讯社记者西塞连用3个词形容初抵北京的心情,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短短几天的采访,让他刷新了对中国的了解。“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榜样!”在一起采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途中,他这样跟本报记者张天培点赞中国。
10月16日,由美国探索频道出品的电视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完成首播。这是国际主流媒体首次播出系统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节目。该片监制、探索亚太电视网副总裁魏克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在关于世界未来的全新对话中,中国的视角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中国进入一个新阶段,将对全世界产生更重要影响。”
权威部门主动发声,向世界充分阐释十九大报告的深刻蕴涵;基层一线党代表畅谈感受,向世界传递中国的真实声音。中外记者尽情享受着这场新闻盛宴,更让世界各国对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充满期待。
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到,“新时代”是理解十九大的重要切入口。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按照习近平的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美国知名未来学家及畅销书作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共十九大不仅释放出未来中国发展的信号,而且预示了世界未来走向。
165个国家452个主要政党发来855份贺电贺信,其中814份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和重要组织机构领导人发来的。各国政要也通过连日的报道,对十九大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
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习近平的报告及围绕报告进行的讨论,都说明中国致力于面向未来的发展,中国无疑是世界经济的驱动器。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则表示,中共十九大将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未来5年,‘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而且能促进民间交往、维护世界和平,这是中国承担的最重要角色。”
新呈现――
融报道“井喷” 新创意“爆棚”
10月18日上午,十九大开幕,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小编”们真切感受到了亿万网友对党和国家发自肺腑的热爱和祝福――
短短4小时内,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对开幕会和“党代表通道”进行的全程直播,观看量达3639万次,收到留言11万条;人民网直播新闻点击量4070万次,视频播放量1019万次。不少网友把个人和单位收听收看开幕会的图片上传到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间,甚至制作了祝贺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海报,设置成手机桌面。
新华社推出短视频《领航》,回顾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发网友热转;微视频产品《人民大会堂的“十九大时光”》,将十九大影像巧妙串联,配以《我爱你中国》纯音乐,令人耳目一新。
十九大期间,央视新闻新媒体围绕大会主题共发布100多条微视频,还首次推出竖屏视频“微博故事”;进行了33场移动直播,《中国此时此刻》景观直播把介绍党史与展示成就相结合,浏览量和互动产品的单条阅读量创下客户端直播收视纪录。
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关于十九大的新媒体、融媒体产品呈现出井喷之势。
在开幕会直播过程中,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平均每4分钟就推出一篇报道,总阅读量超1.5亿次。人民日报主持的微博话题“十九大”阅读量突破50亿,创造了重大主题宣传微博话题的新纪录;单条微博“你好,十九大”转发量超512万,创造单条微博转发量新纪录。
“做好十九大报道,我们力求有声有色有创意,出新出彩出精品。”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统筹策划室副主编余荣华说。
人民网借助东航客机让十九大报道“上了天”。10月18日当天,乘坐东航70架宽体客机的乘客连入机载WiFi,就可以进入人民网的“空中看十九大”专题,同步观看十九大开幕会直播以及十九大最新资讯。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党报的文字优势、思想优势与渠道优势相互借力,在网上形成传播优势。
人民日报评论员一边看直播,一边捕捉报告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一边抓紧撰写评论。开幕会刚结束,重磅解读稿件《敲黑板!十九大报告的四个重要判断》就迅速推出,全网阅读量很快超过1000万,网友纷纷感慨人民日报评论员出手“神速”。
人民日报客户端根据直播实录,将十九大报告3万余字整理成思维导图,短短两天浏览量就接近600万。
方向准、导向正,创意新、质量优,十九大期间,新媒体报道全面发力,现象级产品不断涌现。
“纯洁的眼神,绽放的笑容,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幸福中国的现在与未来!”10月21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微视频《中国进入新时代》,采用院线标准拍摄制作,由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普通人讲述自己的中国梦,目前全网播放量超2.5亿次。
近百人团队,兵分17路,行程逾10万公里,采访56个民族的代表,录制时长300小时,人民网大型系列微视频《56个民族儿女寄语十九大》,每天在十九大新闻中心大屏上循环播出,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借助中央厨房平台,依托融媒体工作室机制,新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得到极大激发。
2.3毫米圆珠笔头实现自主生产,2厘米卷宗厚度承载公平正义进步,22厘米快递单创造中国电子商务神话,500米口径“中国天眼”让世界惊叹……这5年,从纳米之微到万里之遥,用刻度延展奇迹,用数字见证历史。大会开幕前,由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推出的三维动画短片《刻度上的五年》,各大视频平台点击量超过2000万。
十九大期间,一款题为《燃爆!史上最牛团队这样创业》的“快闪”H5动画,成为微信朋友圈热转的“爆款”,这一产品由人民日报“青创营”工作室制作,以炫酷的快闪形式呈现中国共产党的“创业史”,上线3天阅读量就超过3000万。
借筒传声,借台唱戏,十九大声音在国际舆论场成为强音。
人民日报以22个语种,向外媒定制推送126篇文章,配发166张图片,累计在68个国家和地区的249家媒体共实现落地3687次。十九大开幕当天,人民网以9个语种第一时间推出中外文对照的十九大报告“干货”版。十九大期间,在海外社交媒体推送800多条信息,总阅读量5343万,互动量超55万。(记者 汪晓东 魏 贺 张 烁 张慧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0月27日 第 05 版)
责编: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