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的专题报道中,本报挖掘出许多精彩故事和励志人生。同时也反映了在各部门的努力下,我市的发展变化,达到了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效果。
在春节来临之际,本报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下,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商报记者将走访五大功能区域的田间地头,解人们所需,陪大家过新年,了解村民新年新气象。
为期3天的元旦小长假结束了,今天是上班首日,三天不见,同事见面难免要讨论“元旦这几天的耍事。”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工作的热情不减,小长假对于他们来说不过就是普通的休息日,甚至是工作日,如:潼南双坝村党支部书记朱席武都要去田间地头转一转,自从带领全村人走上小康路后,他的热情更足了;荣昌县的大学生村官张雪,作为村里的带头人,她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活跃在主城的“雷锋车队”爱心的哥,这几天,他们为火车北站的乘客们送去了温情……
毫无疑问,“情”字是对三天假期生活的最好赞美。
商报记者 谭柯 实习生 邹琪
“这两个萝卜每个都有两斤多,按照8角一斤的市场价格,能卖三四块呢!”48岁的朱席武蹲在萝卜地里,双手拿着刚刚收获的又大又饱满的白萝卜,喜悦自豪的表情洋溢在脸上。他皮肤黝黑,穿着干练,声音略带沙哑却铿锵有力。
1月1日是元旦节的第一天,记者见到了全国劳模、潼南桂林街道双坝村党支部书记—朱席武。他胆子大、观念新,探索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带领着全村人走上小康之路。
元旦节菜地里热火朝天
下午两点钟左右,记者随朱席武前往双坝村。车子没走几分钟,就看到“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的标牌,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映入眼帘:生机勃勃的萝卜缨、叶子舒展的卷心菜……给寒冷的冬季添加了一抹活力色彩。
“双坝村有2502户,8008人,村里人均耕地是0.8亩……”一边聊着村里的情况,一边继续前行。朱书记带我们绕到一栋小楼的后面,一大片菜地呈现在眼前。十几个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有的把萝卜放进背篓里,有的开着农用三轮车运送已装车的萝卜,还有的在整理刚刚割掉的萝卜缨……“这是我们的经纪人请来的采收队。”朱席武介绍说。
规模生产打开全国大市场
种蔬菜还有经纪人?原来,这里的蔬菜种植早已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另外,在收获的时候,统一由经纪人进行代收并负责联系客商购买,这里的农业技术以及销售网络平台已经处于比较完善的状态。
朱席武告诉记者,每年都有很多北方客商专程到这里来采购蔬菜,特别是潼南白萝卜,很受欢迎。
村里的仓库前,大家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包装、搬运工作。“我们每年有四个月都会在这里采购蔬菜,每个月运15车左右,算起来总共有200多吨。”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市的孙天成告诉记者。他采购的主要是白萝卜,虽然每次车程都要花费三天左右时间,但因为高速公路不收费,而且这里的萝卜市场好,所以路远一点也是值得的。
包地种菜探索农业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在双坝村,在外包地种菜的村民共有68人。土地分布在成渝十余个区县,包括遂宁、南冲、武胜等地。然而包地种菜这条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顺顺利利的。“我第一年就亏了20多万”。村民中有人对这条新路产生了怀疑,但更多的人相信朱书记的方向是对的。
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如今,包地种菜的新模式已经走上正轨。在菜价较好的2014年,包地村民每人都能有20到80万元的收入。
而朱席武本人更是不断开拓发展。他甚至走出国门,瞄准了国际市场。“2013年的时候我就去加纳考察过,看中了1000多亩地。”朱席武告诉记者,“先租了200亩,租金是每亩地800元。但是后来因为非洲埃博拉病毒比较严重,出国管控严格,就没去成。”因此,今年出国种菜自然就成了他新的一年里最重要的计划之一。
谈打算
规划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靠着这样的农业模式,双坝村在朱席武的带领下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他向我们介绍道,全村农民收入大概一年有一个多亿,约有80%的村民平均每户存款在30万以上,还有不少是百万元户。
然而种菜、卖菜还不是朱席武追求的最终目标。未来他将向种植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以及打造蔬菜观光旅游业方向发展。“我们要做的就是别人有的我们好,别人没有的我们有。”
他认为,无论是现在的对外运输还是将来的采摘品尝体验,蔬菜保鲜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所以他准备引进发展真空器、保湿器等先进设备,打造蔬菜机动保鲜库,能在100天内保持蔬菜的原汁原味。
而更大的一个计划就是利用滨江路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蔬菜观光旅游业,打造一条观光大道。其实这个项目已经有了雏形,朱书记向我们介绍到,这条大道规划有5.6公里,总投资7千万,分两期完成。
市人大代表风采
她把涉农政策做成PPT进院坝演讲
商报记者 罗婧
重庆商报讯
元旦小长假,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丢下工作出去游玩的好时机。但大学生村官张雪,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80后女生张雪是荣昌县仁义镇鹿子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和田坎泥土打交道的过程中,她修路搞产业,成了村里的带头人。2012年,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后,张雪找到了更大的发声平台,提出加强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等建议,为农村发展献计献策,帮助更多农户谋福利。
政府出台惠民惠农政策,将建议落到实处,农户们到底能享受到哪些实惠,还得用“大白话”的方式,让其知晓。抱着这样的想法,2013年,当选为安富街道通安村的党总支书记后,张雪花两三个月查阅、整理资料,将20多条惠民惠农政策收集在一起,制作为一套25页的PPT,还取了个温馨的名字,《做个幸福的中国人》。
“一位村民到出生、上学到工作、去世,能享受到哪些政策,都可以找到答案。”张雪说,政策涉及计生、教育、社保、民政等多个方面。有了这套PPT,扛上投影仪,走村进社时,只要在院子里挂张大白布,就能为村民们逐一讲解。
由于手部有残疾,通安村4社村民罗道春一直想吃低保。但她家修了楼房,家电齐全,儿女又在外打工,收入条件并不差。要求遭到村里拒绝,罗道春认为,这是工作人员故意刁难,想把名额留给亲戚朋友。
“低保是为了保障群众的最低生活,只要符合条件,人人都可以申请,但并不是有残疾、生了病,算数。”在PPT中,张雪详细讲解了低保的申请条件,例如家庭收入水平等,最终得到罗道春的理解。
商报首席记者 黄平
重庆商报讯
尽管远在河南的外孙女史欢欢已22岁,但家住巴南的外公李坤伦从未与她蒙过面。最近以来,李坤伦思念的情愫与日俱增。1月2日是他80岁大寿,各路亲朋前来祝寿,在他心中祝福的亲人一个都不能少,于是他特在宴席上给外孙女摆上碗筷,留出一个空座位。
寿宴上一个亲人都不能少
李坤伦家住巴南区石滩镇双寨子村双寨子组,共育有两子两女。
今年1月2日是他80岁大寿,子女给他筹办40桌宴席祝寿,来自全国各地的亲朋欢聚一堂,大家举杯共祝他生日快乐。宴席当天中午,穿着红色丝绸衣服的李坤伦笑逐颜开。记者看到,在他和老伴中间留有一个空座位,摆放着一副碗筷,桌上放着一个桌牌,上面写着“史欢欢”三个字。老人哽咽着告诉记者,史欢欢是他从未蒙过面的外孙女,目前生活在河南省南阳市。他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几乎所有亲朋都来了,惟独他十分思念的外孙女一直没有联系上,但在他心中一个亲人都不能少,他想以这种留空座位的方式,表达对远方外孙女的思念之情,“毕竟血浓于水。”
女儿远嫁他乡去世留下一女
李坤伦向记者回忆称,上世纪90年代初,二女儿李富琴远嫁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乡史庄村。1995年5月的一天,李坤伦突然收到河南方面的一封电报,称李富琴病危,希望家里派人去一趟。李坤伦的儿子李富奇告诉记者,他当即和姐夫黄亨福、姑爷黄泽禄等人乘火车转辗找到了史庄村。“当我们抵达时才得知二姐早已在当地结婚生子,当时已经下葬了。”李富奇回忆说,他们离开河南当地时,李富琴年仅2岁多的女儿史欢欢哭得很伤心,他们想带她回渝,但又于心不忍,便把她留在河南。
李坤伦说,这些年来,眼看子女相继长大并结婚生子,他感到很幸福,但惟独放心不下的是远在河南的外孙女史欢欢,他至今未与她蒙过面,“有时我曾梦到她,她亲切地叫我外公。”
老伴伤心地说,他们很想知道史欢欢的下落,也曾托人在河南当地打听过,还给史家写过信,却没有收到任何回信,他们甚至萌发想动身前往河南寻亲的念头,但担心却随之而来,害怕史家不认他们。
记者连线
外孙女将春节回渝探亲
昨天,经记者辗转联系,终于找到了远在杭州经商的史欢欢。昨晚,史欢欢在电话中哭着告诉记者,她今年22岁,目前在杭州经商,很早就知道外公在重庆,但不知道他们至今还在世。
她说,这些年来自己也很想念在重庆的外公外婆和其他亲人,但不知道如何联系他们。得知外公外婆身体很健康时,史欢欢高兴地说,春节将抽空回渝看望亲人,并当即与外公李坤伦等亲人通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