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种植技术的当地种植户在菌草大棚前合影。本报记者 万宇 摄
中国技术人员为蘑菇种植户讲解栽培技术。本报记者 万宇 摄
项目组技术人员和当地种植户一起种植菌草。中国援莱菌草技术示范基地供图
“中国专家非常耐心,毫无保留地把种植技术的每一步都教给我们。”
“看到当地农民对菌草技术的热情和支持,我们还是选择在这里坚守。”
在莱索托首都马塞卢郊区,莫扎梅在自家的小院子里用竹子搭了两处大棚,里面种着平菇。莫扎梅2014年起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通过菌草技术种植平菇,目前一茬平菇收获约65公斤,能卖到2400多马洛蒂(约合1200元人民币),极大地改善了家里的生活。“中国专家来之前,莱索托的平菇都是从南非进口,只有高档超市才有。现在越来越多莱索托普通人喜欢上了这种食物。”莫扎梅对中国专家心存感激。
莱索托是被南非环绕的国中之国,人口220多万,其中80%从事农业。由于农业技术水平低,粮食依然需要进口。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实现脱贫,是这里的人们最为迫切的愿望。
从对技术的半信半疑,到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菌草技术是由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发明的一项以草代木栽培食用和药用菌的综合性技术,2006年从中国引入莱索托。菌草不仅可以作为栽培食用菌和药用菌的培养料,也可以用作牲畜的饲料。
“这块地之前种蔬菜,后来全都改种了菌草,这种草长得快,割完一茬很快又会长起来,而且牛爱吃,产奶量也比之前提高了很多。”在马塞卢郊区的一片高地上,当地养牛户塞缪尔指着山坡下一块田地告诉记者。
在刚接触菌草时,塞缪尔有些半信半疑。起初,他要来一些草种,在试验田种了几亩,结果长势喜人。奶牛特别爱吃这种饲料,塞缪尔的牛奶产量大增,利润可观,于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塞缪尔还用养牛场的牛粪制作了农家肥,菌草和粮食的长势更加喜人。
在莱索托,不仅是家庭,一些村子的妇女还结成了菌草食用菌合作社,搞起规模化经营。马塞卢郊区的一座大棚里,当地妇女分工合作,收平菇、整理菌袋、浇水、称平菇、结账收款,工作井井有条。妇女小组组长马姆赫特告诉记者:“2009年我们开始种平菇,现在合作社有11人,都来自附近的村子。”这个大棚有1600多个菌袋,每次能收获二三百公斤平菇。马姆赫特说,“起初,我们觉得这种技术虽然很好,但肯定不好学。中国专家非常耐心,毫无保留地把种植技术的每一步都教给我们。我们都学会了如何种出好看的平菇。”
负责财务的姆本贝告诉记者,合作社每个月平均能卖出1.2万马洛蒂。对她们来说,这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村子里的许多妇女也都希望加入我们的合作社。”援莱菌草技术合作项目组成员林治亭说,农户栽培一周多时间即可采收,如果栽培10平方米菌袋,一个季度可收获300公斤鲜蘑菇,一年的收入相当于当地国营企业员工的工资。
不但传授种植技术,而且注重相关人才培养
莱索托农民生活变化的背后,是援莱农业专家的辛勤付出。项目组组长陈克华晒得黝黑的脸庞差不多和当地人一样,50多岁的他曾转战厄立特里亚和斐济,传授菌草种植菌菇技术,现在他又来到了莱索托。五六人的团队住在简陋的农村院落里,小院门口也种着菌草,后院是蘑菇大棚。
陈克华介绍说,中国和莱索托两国政府2006年10月签订换文协议,在莱开展菌草技术合作项目,由福建农林大学负责实施。2007年底,1万平方米的中莱菌草技术示范基地开业,实现菌草种植、加工、食用菌栽培各环节全面落地。
陈克华说,第一期合作项目实施的时候,林占熺所长和同事在走访农户时遭遇拦路持枪抢劫,汽车和财物都被抢走,至今心有余悸。“但是看到当地农民对菌草技术的热情和支持,我们还是选择在这里坚守。”
2006年至今,合作项目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已经为当地培养菌草技术人才2400多人,先后选送30多名莱索托农业部官员和技术人员到中国参加菌草技术培训班。目前,莱索托蘑菇种植户已发展到900多户,菌草种植户也有30多户。
正在福建农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马洛塔告诉记者,希望更多莱索托人能有机会到中国深造,通过在中国学习先进技术,为莱索托的发展贡献力量。
莱索托大学农作物科学院院长李普托说,菌草项目让更多莱索托农牧民走上了致富路,“我们希望进一步和中方院校加强合作研究,同时把这方面的知识融入我们的教学课程,让更多人了解掌握这门技术”。
近年来,菌草种植技术已推广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并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项目,成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助力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农业技术。
(本报马塞卢电 本报赴莱索托特派记者 万宇) 制图:张丹峰
《人民日报》(2019年01月14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