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游客参观圆明园西洋楼建筑群。
圆明园兽首大概可以算作是近年来最具话题性与知名度的中国流失文物了,在国际市场上的每一次露面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有媒体报道,近日疑似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龙首现身法国一拍卖现场,最终被一华人买家以2400万的价格购得。尽管该文物真伪仍存疑,但因为自带圆明园文物的标签,在国内舆论场上很快引起热议。
“整个拍卖流程很快,一开始法国最大拍卖行就开出了100万欧元的价格,此后又有人叫价150万欧元,此后每次叫价上涨幅度也都很大,到最终落槌可能都不到20分钟。”媒体披露的拍卖现场细节让不少网友感觉如此熟悉,因为近年来国际拍卖市场上屡屡爆出华人以几千万、上亿元拍下中国流失文物的消息。越炒越高、高到离谱的价格,让人们对“爱国义举”的赞美逐渐转变为对合理性的质疑——应该用高价买回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霍政欣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回购海外流失文物的相关机构和人员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但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很多是被劫掠或被盗窃的,高价购买相当于对国人的再次掠夺,并且会给外界中国认可其合法性的印象,为未来可能的法律追索留下隐患。高价回购还会进一步推升中国文物在海外市场价格的飙涨,让国际古董商赚得盆满钵满的结果只能是增加追讨难度,还有可能刺激国内文物犯罪,反过来对国内文物安全构成威胁。
商业性文物回流的局限还远不如此。高昂的价格与海量的海外流失文物,注定回购只能是杯水车薪。市面上流通拍卖的文物,绝大多数是私藏品,那些被研究机构收藏的珍品几无可能出现在市面上。而且,由于拍卖文物并不保真,还存在花大价钱买“假货”的风险。总而言之一句话,商业性文物回流不是一个好办法,不鼓励参与非法流失文物竞拍也是文物界的普遍共识。
共识之下,为什么难以阻挡一次比一次高的拍卖竞价?这背后固然有诸多因素,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海外流失文物回归之难。按理说,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是优先选项,不管能否追索回来,也要永远保留所有权的权利。目前《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等国际条约,为依法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支撑。近年来,的确有不少非法出境文物的返还,是借助国际条约的力量实现的。但也要看到的是,国际公约的缔约国不具备广泛代表性,很多重要的文物流入国并未加入公约;国际公约在现实中的执行效力有限,对公约生效前的流失文物并无追溯力;流失文物的鉴别、举证困难……都是依法追索道路上的“拦路虎”。在这样的情况下,备受诟病的“高价夺宝”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但看到“高价夺宝”的无奈,并不是要听之任之。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在得知青铜“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相关消息后,及时表明中国立场,对拍卖和商业炒作行为表示“强烈反对并谴责”。尽管当时并未阻止英国拍卖机构的拍卖,但为此后的追索行动奠定了基础。通过协商谈判、协调联动、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工作,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和相关拍卖机构、国内外媒体和民众的支持下,综合运用外交、商业、舆论等多种方式,推动青铜“虎鎣”返还工作出现积极转机,青铜“虎鎣”境外买家最终将文物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让海外文物“回家”,饱含着中国人为惨痛近代史“疗伤”的深沉情感,这种情感势必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而日益高涨。作为文化遗产大国,中国未来需要在文物追索方面打出更多有力的组合拳,充分利用法律、协商等手段,不断改善相关国际环境和法律,斩断通过中国文物获利的链条,有理有节地让更多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家。(海外网评论员毛莉 孟庆川)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