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当我走进人民大会堂见到习近平主席时,许多关于我父亲上世纪50年代初“破冰之旅”的记忆,以及对中国发展历程的深刻印象,涌上我的心头。当我离开时,我看到我的儿女,感受到了这个时刻的重要性。透过中国,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的变化。
习近平主席的思想来源于实践,以及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深刻剖析。习近平主席亲切地会见了我,并给了我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是一位坚毅而又温和的人,这种印象从我第一次见到习主席一直保持到现在。我察觉到,他接见外国友人时,总能发现新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如何与世界相互影响带来了参考。
习近平主席深刻地知道,第一批贸易“破冰者”是如何冲破重重困难来到中国的。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西方对中国有诸多猜疑和敌意,这让“破冰者”重启欧中贸易的举动显得更加勇敢无畏。“破冰者”做好了承担巨大风险的准备,将打通贸易视作通向和平的道路。
与中国合作,重启贸易路线,如今有了新的内涵——“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丝绸之路的重新焕发。上千年来,丝绸之路帮助地处亚洲和欧洲的国家互通有无,改善居民的生活,并推动文化和艺术多彩纷呈、相互借鉴。
我遵循着父亲的期望,努力将父辈们的事业薪火相传。我感受到了他们当年经历过的艰辛,但我们都深知,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带来了惊人的、富有创造力的现代贸易形式,依托“一带一路”这个超越国界的概念,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国家及人民和谐联通。“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石是尊重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及体制,用实现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将人们紧紧团结起来。
我同时了解到中国道路和制度的合理性。中国用自己的方式,将亚当·斯密理论中的市场与中国实际联系起来,在有效管控市场过度逐利本性的同时,更好地释放人们的创新和需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实现现代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面临过同样的课题,但不少国家由于发展过程中的严重不平等而遭受了许多痛苦。
如果不是我的父亲和他那一代人的努力,我不会有机会站在这里,他们为我铺设了今天来到这里的道路。我在内心深处非常怀念他,也十分敬佩他当年的洞见。正是因为这一批人以及我的诸多思考让我明白,我们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如今,美国害怕变化,向孤立主义、保守主义倒退。世界不断前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文明和社会在不断地勃发和融合。联合国正是这样一个寻求凝聚力、力图避免战争的组织。但直到如今,世界仍然饱受冲突的困扰,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仍不停受到冲击。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各国应协力合作。世界各国必须认识到,“破冰者”的任务,即打通全球化贸易道路,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下都是正确的道路。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谐共存,携手共建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够摆脱贫困的世界。大多数人并不会过度索求,人们想要的是安全感与和平。各国政府的要务便是找寻途径并保持平衡,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将其传承下去。这或许需要100年甚至更长时间。
习近平主席给了我们一张路线图,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方向。虽然前路会有坎坷,但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一带一路”倡议用一个共同的目标将大家团结起来。
(作者斯蒂芬·佩里为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主席)
《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2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