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性别平等专题观摩示范课现场,学生积极参与(图源:中山市妇女联合会网站)
近日,广东省推出新举措,全面开展性别平等教育,从源头上促进这个世界的性别平等,从观念和意识上根除性别的歧视和压迫。据了解,9月开学之后,性别平等教育专题课就将进入广东各所中小学、中职学校。
近年来,国内关于消除性别不平等的法律规章不断完善,性别平等的社会共识也正在快速形成。不过让人难过的是,制度再完善,也防不住各式奇葩门槛高筑;社会再文明,也免不了女德教育的糟粕沉渣泛起;女性再独立,也免不了性骚扰鬼魅般地纠缠;婚姻再自由,也免不了被高价彩礼的爱情买卖所绑架……事实上,实现性别平等的道路行进到今天,真正的敌人或许不是男权的傲慢与偏见,而是扭曲思想和错位观念的发酵与沉淀。
因此,把性别平等理念融入教育,从小培育孩子性别平等意识,不仅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更是实现性别平等的正经法子。如果说,反抗性别不平等的的目的是消除旧的不平等,那么教育的目的,便是在纯净的土壤上建设新的世界。推倒和建设,有各自的使命,也有各自的价值,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因此,当成人世界为消除性别歧视角力较劲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性别平等教育,必须得从娃娃抓起。
性别歧视的存在,无疑是人类文明的污点。如何抹除这一污点?倾听反抗者们的声音,理性的诉求往往是希望向制度求解,以图用制度的刚性来扭转不公、确保公平、保障权益。但在制度标尺上刻下清晰的痕迹,就能消除性别不平等、就能治愈性别歧视的痼疾吗?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观念的水位不能与制度的刻度齐平,那么制度再完善、再严厉,恐怕也难以改变性别不平等的坚硬现实。不改变顽固的观念,制度未必能够撬动,可行的办法便是依赖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的教化之道。
革除观念之弊,教育是可靠路径。让性别平等教育走进课堂、融入教化的过程,就等于在干净的白纸上写下正确的答案。这种正本清源的做法,与形成刻板印象之后去摆脱观念的重力相比,要简单得多,也要有效的多。只不过,抓好娃娃的性别平等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可迷信套路,而是要将性别平等理念的养成,融入到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从而固化为一代人的文化特质和文明特征。广东的“中山模式”“茂名模式”,尽管可以借鉴复制,但依然需要明确的是,课程是教育的手段,但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真正的性别平等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而应该像空气般,弥散在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性别平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而要给娃娃好的性别平等教育,则需要成人的世界提供良好的示范,正确引导孩子认识并遵守性别平等。
(时言平,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