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粤港澳高校联盟2018年大学校长高峰论坛9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会上为粤港澳超算联盟进行揭牌/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合作方向雏形初现,将为国家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撑。粤港澳高校联盟2018年大学校长高峰论坛9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联盟内28所高校代表参会。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首次披露称,向教育部积极汇报後,粤港澳三地教育行政部门已对大湾区高校建设形成了共识和建设思路。在2035年,大湾区将基本构建起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共同体,基本建成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国际教育示范区。此外,大湾区高校未来将在八个领域合作,而资源共享、联合办学、人才流动、科研成果转化将成大湾区高校合作的四大重点趋势。
“大湾区发展规划颁布在即,迫切需要粤港澳三地教育部门的高效紧密合作。”景李虎表示,近段时间,粤港澳三地教育行政部门经过充分思考、积极论证後,对推进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群的建设形成了一定共识和建设思路,大湾区高校未来将在八个领域合作。记者梳理发现,资源共享、联合办学、人才流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大湾区高校合作的四大重点趋势。
资源共享在大湾区高校合作中排在首位。景李虎表示,将以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度整合大湾区教育资源,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此外,还将实施粤港澳高校联合实验室计划,支持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景李虎表示,支持大湾区高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的全面开放、充分共享。
联合共建优势学科专业
在联合办学上,景李虎表示,广东省教育厅鼓励大湾区有条件地市引进港澳高水平高校,积极构建粤港澳高校集群发展新机制。他又透露,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均有意向在广东合作办学,目前正在前期磋商阶段。此外,大湾区高校一流学科也有合作提升计划。据透露,大湾区高校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同时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景李虎称,在人才流动方面,将实施高校科研骨干互访计划,鼓励大湾区高校以互派科研人员、教师访学交流、互聘客座教授等方式进行合作。在学生交流方面,鼓励大湾区高校建立各类专业联盟,成立特定课程的认定委员会,开展专业认证,学分互认、学生互换、学生学科竞赛等合作。此外,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鼓励港澳高校在广东进行成果转化,加快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通过许可、转让、入股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鼓励高校科研骨干互访
记者从论坛了解到,目前粤港澳高校合作成果丰富,粤港澳本科合作项目接近190个,广东高校与国际及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达到78个,同时还有首批立项建设五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景李虎还称,未来,大湾区高校将努力在关键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形成一批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引领性的前瞻成果。
粤大学校长:期待与港澳人才交流
在粤港澳高校联盟2018年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上,来自大湾区内28所顶尖高校的校长和负责人发表对大湾区合作的见解,其中人才交流成为整个论坛的“热词”。粤港澳高校联盟理事会理事长、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留意到,湾区拥有良好的协同创新共识和基础,在个别领域已经展现不俗的创新实力。不过,目前大湾区在原创能力与核心技术存在短板。
罗俊认为,大湾区高校创新力量作用尚未凸显,大湾区高校整体发展水平与国际一流完全还存在差距。“高校最重要是培养人才。因此要持之以恒地提升高校集群的内涵发展水平,加强办学经验相互借鉴,加强一流学科强强联合。”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吴业春的关注点也是“人才”。他表示,华南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与香港八所高校都有合作关系,在师资方面互聘、引进上合作已久。“我们在科研合作方面正在加紧推进申报粤港澳合作项目,希望与香港一些大型共建联合实验室。”
同日,粤港澳超算联盟正式进行揭牌。记者了解到,超算联盟汇集粤港澳超算应用机构,带动创新超算应用发展,培养高水平超算软件开发与应用人才,推动三地共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三地携手打造“粤港澳超算资源共享圈”。
大湾区高校未来合作方向
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共建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建立由粤港澳三地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的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专责机构
鼓励大湾区有条件的地市引进港澳高水平高校
优化大湾区内高等教育学科布局,实施高校一流学科合作提升计划
加强湾区内高校开展基础研究,实施粤港澳高校联合实验室计划
鼓励港澳高校在广东进行成果转化,加快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鼓励联盟高校建立各类专业联盟,促进联盟内开展专业认证
支持大湾区高校人才流动,实施高校科研骨干互访计划
(记者卢静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