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鸿飞[广州雕塑院院长]:在卢浮宫办展,我对自己的雕塑作品更有自信2023年04月09日 朱绍杰
许鸿飞(右二)在中法建交纪念活动上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羊城晚报:请简单分享一下多年前您在法国办展的经历。
许鸿飞: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我在巴黎卢浮宫卡鲁斯厅举办个展《欢乐岭南》,将“肥女人”系列雕塑带到大雕塑家罗丹的故乡。展览面积有750平方米,展出了50件作品,除《吻》等少数经典作品外,绝大部分是新创作的。展览期间,我还将曾游历各国参展的代表作《天轮》捐献给卢万河畔的莫雷市,并获颁荣誉勋章。
2014年,“欢乐岭南——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法国站”在巴黎卢浮宫举办。对大多数艺术家来说,能够在卢浮宫这个世界艺术殿堂里展示自己的作品,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回想起来,还有一个瞬间让我印象深刻,非常感动。当时我遇到一位母亲带着失明的女儿来到现场。小女孩只能通过手触摸我的雕塑,当感受到雕塑的质感的时候,笑容在她脸上浮现。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能如此近地走到西方观众中,让我更有信心在更多的地方办展,传播中国艺术的魅力。
2014年,“欢乐岭南——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法国站”在巴黎卢浮宫举办。
羊城晚报:在有深远艺术传统的法国等地办展,有何感想?
许鸿飞:今天我们所从事的雕塑艺术,尤其是学院教育,很大程度来自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雕塑走入写实主义的阶段,通过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认识,精细、精准地反映现实。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只能一直跟随和学习西方艺术。在海外办展,需要艺术家有足够的自信,这份信心就来自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创造性。
欧洲国家的主要城市街道上,优秀的公共雕塑随处可见,如果我模仿罗丹的作品,模仿得再好、再像,我也不敢去法国办展,那只会给当地人留下中国艺术家“山寨”的印象。后来我的作品在法国、英国、意大利陆续展出,对当地艺术家也是有所触动的。当地的艺术家对我说,这是他们那里没有的雕塑艺术。
2006年,许鸿飞受邀前往法国鲁瓦扬市举办作品展。
羊城晚报:每次展览后,您都会因当地的见闻和触动,创作出新的作品吗?
许鸿飞:是的,从法国回来,我创作了一些音乐系列的作品。当地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演奏会,音乐是超越国界的艺术。除了独特性,艺术还要有共通性。我始终认为,雕塑艺术也是没有国界的语言,这是我的优势。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使用共通的语言将更加方便和直接。当我的作品能够走近海外受众,让他们记得、认识我这个中国艺术家,我就可以逐渐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非遗项目融入作品中,让外国人看到中国的历史与当下。
我的“肥女”系列形象和题材同样也具有共通性,它不会被某种地域文化特征所局限,能减少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在接受过程中的隔膜。在一些西方人心目中,中国人是含蓄、内敛,甚至有些严肃的,而“肥女”让人看起来有亲近感。我希望用这些作品,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阳光、自信、幸福和快乐的一面。
2008年,许鸿飞受邀前往法国,在巴黎第八区政府展览馆举办作品展。
羊城晚报:明年将迎来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等盛事也将举办。您有怎样的新计划?
许鸿飞:就在上周,我受邀在法国驻香港总领事官邸参加法国网球公开赛的推广活动。艺术和体育是人类通用语言,是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桥梁。我多年来持续关注体育事业发展,在巴黎奥运年之际,我还将创作一系列体育题材作品,用雕塑语言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我对接下来正在筹备的国际展览充满信心。作为艺术家,希望自己能抓住每个阶段,用艺术来记录时代印记,让大家能记住这个时代的瞬间。
喜欢许鸿飞雕塑艺术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许鸿飞工作室
联系电话:020-34368470
微信号:chen377126
咨询邮箱:kent66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