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链接观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ZLsUXXSH7IVCfCGBcxRvHA
一幅报纸头版照片感动亿万读者,
雕塑家以此为原型创作出巨型雕塑,
这是一段时隔多年仍值得称道的故事。
7月29日上午,
由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创作的
《九天九夜》巨型铜质雕塑
落地仪式在广州广报中心举行。
长2.85米、宽0.95米、高2.2米,这座雕塑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四个站着睡着的“可爱大兵”,将成为阅江路旁又一处独特景观。雕塑的落地,背后也凝结了一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州日报》共同的城市记忆。
一张照片、一座雕塑背后的
军民鱼水情
2008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由于这场冰雪灾害发生在春运期间,作为南方的交通中转枢纽,广州火车站短时间内滞留了大量旅客。在突如其来的气象灾害面前,广州人民众志成城、抗冰救灾。在火车站广场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日夜坚守,手拉着手筑成人墙,疏导旅客有序离开,成为2008年春运期间令人难忘的画面。
2008年2月14日,《广州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则独特的“寻人启事”,为该报记者邵权达的摄影报道。配图照片中,四名解放军战士在连续值勤39小时之后,累得就地站着睡着了。
2008年2月14日,《广州日报》在头版刊登的“寻人启事”
这则寻人启事,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市民争相提供线索,经过四天连续寻找最终在广东某部队找到了这四名“最可爱的大兵”。他们分别是龙福勇、欧晨艳、黄勇茂和黄金华,是清一色的一级士官,都是连队的精英。
2008年2月18日,“最可爱的大兵”找到后,《广州日报》刊登了相关报道。
一张照片,引起了全国轰动,也吸引了艺术家的目光。当年,广州雕塑家许鸿飞以这幅照片为原型,创作了《九天九夜》雕塑并落户广州雕塑公园,让人民永远铭记那特殊的9天9夜里为人民生命和安全而努力奋战的战士们。雕塑定格了几位士兵在特殊环境中感动人心的瞬间,表现和平年代军人的“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还原出2008年“非常春运”的那段历史。
十四年来,这座雕塑见证了广州城市的发展,也见证了广州军民团结、亲如一家的精神传承。
为留住这段珍贵记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也是《广州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今年广州日报社特邀许鸿飞重新制作该雕塑。7月29日当天,这件雕塑作品被置放于广报中心园区,许鸿飞也亲自到场为雕塑揭幕。
记者回忆拍摄细节:
职业自豪源于影响力
看到14年前拍摄的作品被重新做成雕塑落地广报中心,广州日报记者邵权达回忆起当时的拍摄细节,也坦言为记者这份职业感到自豪。
2008年冬天,是邵权达来到广州的第一个冬季,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时间,许多记忆已模糊不清,但那年冬季的寒冷和广州火车站的拥挤依旧让他印象深刻。
当时,京广铁路南段大面积列车晚点,近20万返乡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广州日报摄影部全员出动参与报道这场冰雪灾害,我们想方设法在广州火车站附近的酒店定了房间,将电脑和相机器材放在那边,做到24小时轮班采访和发稿,力争不错过任何新闻进展。”
2008年2月4日,当时冰雪灾害造成的影响已经开始缓和。天刚亮时,邵权达和同事一起从酒店前往广州火车站,在广场上寻觅新闻拍摄素材。“当我走到火车站旁的公交车站时,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惊了:露天车站内彻夜坚守火车站的解放军战士们正在原地休整,整排整排的战士们坐在地上安静地睡着,我的目光被最靠候车栏杆一侧的解放军战士吸引了过去——车站的候车栏杆由于连日里被乘客推挤,已经向外微倾,一整列解放军战士靠在那睡着了,看起来就像是依旧坚守在岗位上一般,宁静如同雕像。”
新闻触觉敏锐的他迅速换上长焦镜头,悄悄拍摄下这些画面然后离开。当天中午邵权达就将这些照片连同其他照片一起发回报社。
记者邵权达于2008年2月4日拍摄的现场图片
“2月5日,这张照片第一次见报,刊发在头版,但只是侧边一小块。随着全国人民连续的奋战,冰雪灾害造成的影响开始大幅减弱。2月14日,我结束春节休假回到广州,上班第一天就看到了报纸头版头条刊登着那张四名站着睡着的解放军战士照片,一旁的大字是:本报寻人启事——春运期间驻守广州站累得‘站着都能睡着’的子弟兵,你在哪里?”
这时邵权达方才知道,他拍摄的这张照片引起了总编们的注意,他们要用《广州日报》的影响力,找到这4名解放军战士,“因为他们是广州人民抗击冰雪灾害的缩影和典范,广州人民要感谢他们!”
在后续的采访中,采访团队也进一步了解了战士们的故事。从一开始担心照片发布后被追究军容军纪,到了解到原来得到了许多群众的感谢,年轻的战士们同样感动到落泪:“我们只不过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没想到群众对我们这么关心,说我们是最可爱的人。能得到老百姓的肯定,我们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许鸿飞:
媒体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回忆起当年创作这座雕塑的情景,许鸿飞仍感觉历历在目。他很认同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曾说的一句话:“一件好的雕塑作品,等于一篇传记。”
他认为,用心用情记录现实生活,可以通过不同载体实现。一张照片能记录一个特殊时刻,作为一个雕塑家也应该用雕塑作品来记录这个瞬间。
许鸿飞
“看到《广州日报》这张照片时,我非常感动!当时他们这种睡觉的状态,让我感觉到他们本身就像一件雕塑,所以我用了比较写实的手法以他们为原型做成了一件雕塑作品。”他说。
当时,许鸿飞根据照片中的人物动态创作了小稿,为了更加生动地刻画出每一个战士的形象,他还邀请了四位“最可爱大兵”来到工作室参观交流,现场调整,进行艺术再创作,最后完成定稿。
如今历时几个月经过发模、铸铜、表面打磨等环节重新制作的雕塑,被放置在广报中心园区,许鸿飞认为很有意义。“今天,再次隆重向大家介绍这件沉甸甸的《九天九夜》,希望以此向我们最可爱的解放军战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感谢《广州日报》一直以来对艺术家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媒体是推动艺术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艺术借助于媒体的力量推动了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共同为记录美好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
“可以说这个雕塑作品是《广州日报》和艺术家、解放军战士共同完成的一件作品,从小的角度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爱人民的场景,同时精准反映了时代背景。”广州画院党组书记陈伟安评价道。
《广州日报》迎创刊70周年
持续记录时代传播主旋律
“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据了解,今年广州日报社将迎来70周年社庆,自创刊以来,广州日报始终坚持做强做大主流舆论,更好传播主旋律和正能量,发布报道了无数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
落笔成史。创刊70年来,一代代“广报人”接力,用一件件带着泥土气息的作品,记录着壮阔的时代图景,讲述凝聚着时代精神的中国故事、广州故事。
活动上,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负责人表示,十四年来,这座雕塑,与《广州日报》一同见证了广州城市的发展,也见证了广州军民团结、亲如一家的精神传承。
“今天,我们将这尊有故事的雕塑安放在广报中心,也将这尊雕塑背后蕴含着的精神注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守新闻人的使命,传递广州声音、讲好广州故事,让更多关于广州的美好和感动,更多广州发展的印迹,像‘九天九夜’的故事一样走向全国,让亿万读者‘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为庆祝创刊70周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将陆续推出系列活动,梳理反映广州历年记录伟大时代的优秀新闻作品,并联合艺术家进行再创作,用雕塑等艺术形式留存城市记忆,逐步丰富广报中心园区的文艺空间,触摸发展脉搏,印刻时代芳华。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