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这是最好的时代,开放、包容、自信的中国,给文艺创作提供了更丰厚的土壤。”在3月6日《新闻联播》代表委员议国是报道中,许鸿飞在参加所在的文艺界委员小组讨论时说,“作为文艺界委员,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讲好中国故事。”
近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各地委员们在不同的界别小组开始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会议主题及各自的提案、调研和思考进一步交流和讨论。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也抓紧时间与其他委员进行交流互动,介绍提案,听取意见。
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许鸿飞委员就“讲好中国故事 助力文明交流”提出建议。他认为,文艺工作者应当紧扣时代特点助力文明互鉴。要站在时代高处,观照当下社会发展,围绕在乡村振兴、抗击疫情、航空航天、冬奥盛会等社会热点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例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记录时代故事、讴歌时代精神,让艺术创作成为传递中国新形象的强有力载体,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同时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不断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承担起新时代背景下文明交流互鉴的使命责任,让对外交流更自然,让中国故事更精彩。
履职五年间,许鸿飞委员一直关注对外交流与乡村振兴,这也是他近年提案围绕的领域,调研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两者有相通之处。他通过积极探索实践思考认为,讲好中国故事能更好促进对外交流,而一个好的故事与当下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乡村振兴是这个时代的重大社会课题,透过一个村的发展可以看见一个国家的发展。因此,艺术家可以走到乡村去,讲好乡村故事,这也是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
但因每个地方历史环境不同、实际情况不同,这就需要艺术家在创作构思的时候思考如何更好切入,形成IP,打造“一村一品”。在乡村品牌建立以后,可以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将推进,提升村民幸福感。与此同时,国外民众也可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感受中国乡村的变化,看见中国的发展。这样的作品接地气,可以反映当下的健康中国、快乐中国、幸福中国的时代内涵。
乡村需要真正的独立艺术家,用自己的原创艺术打造IP。对于如何打造,许鸿飞委员通过亲身经历认为,这需要艺术家与村民生活一段时间,走进当地的生活场景,融合实际生活进行创作。
“乡村是我艺术生涯的出发点,我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来源于这片土地。”许鸿飞曾这样讲述他和乡村的缘分——仿佛在白云之巅的广东粤北边远山区连南。20世纪80年代他就来到连南写生,创作了毕业作品《耍歌堂》。2009年,他来连南展出雕塑作品,20多件大型雕塑是用4辆板车拉到田间地头,在户外展览。媒体报道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展览过程中他发现,艺术作品和土地、大山、田野融合得很好,原来展览不一定要在美术馆、博物馆这些“高高在上”的地方。艺术作品要回归土地,直接与民众互动。这也激发了他办世界巡展,把作品带去世界各地的标志性空间的想法。而在世界各国展出的成功,也证明了当初选择是正确的。2021年11月,他再次来连南办展,时隔12年他发现那里已经大变样。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当年交通不便的连南已经成功创建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人数和综合年收入在逐年增加。
近年来,许鸿飞委员一直在坚持用艺术助推乡村振兴,响应国家推动乡村振兴的号召。目前,他的雕塑艺术百村展走过17站,已成为其在全国政协相关提案的案例实践和延续。他认为,文艺工作者应该更多地从艺术角度深入乡村振兴事业。因为村民更需要艺术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而之前提供的太少。这些年在和村民打交道的过程中,许鸿飞委员发现,村民也需要艺术。不论男女老少,他们都很积极参与和艺术品的互动,百村展现场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在高高低低的山寨里,在绿油油的稻田里,在乡间小路,艺术的加入会让乡村更显诗意和浪漫。整个环境的变化,让村民们对艺术有了亲近感,孩子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艺术的启蒙。
身为著名雕塑家的许鸿飞委员认为,典型的中国雕塑是具有共同特点的,这些作品应该体现艺术家个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艺术家要通过作品讲述中国故事,应该重视个人的价值输出。在对外传播出海过程中也要注重差异化的个体呈现。同时,艺术创作也要注意创造性。雕塑创作应该注重人类的共同情感表达。雕塑作品没有时间地点之分,也没有年龄性别的限制,更不分信仰。在世界巡展中他发现,他的作品中幸福、快乐、自信这些情绪是共通的,民众都能感觉到。好的作品,因为具备人类共通的情感,会被广大群众接受。这不分信仰、种族、肤色,不分男女老少,是世界性的,全人类的。
自2013年起,许鸿飞将他的雕塑作品带出国门,在世界巡回展出,践行着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他觉得现在中国文化不缺“走出去”,更要注意的是中国文化不光要“走出去”,还要有更多名家大师参与,要持续输出,做到“走进去”“请出去”“请回去”。“走进去”也就是走进当地的主流文化,得到他们的主流媒体宣传曝光。“请出去”的意思是对外传播作品能在走进外国主流文化之后被当地认可,让他们主动邀请我们出去。“请回去”则是将对外传播作为持续的项目,不断输出不断创新,让国外主办方能不断请我们的艺术家去当地展出。
目前,许鸿飞“肥女”系列作品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座城市举办了43场世界巡展,与标志性广场和重要美术馆相遇。就在不久前,“你好,虎年”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第43站在“欧洲文化之都”——西班牙萨拉曼卡拉开帷幕。这已是西班牙萨拉曼卡市长连续4年亲自向许鸿飞发出邀请,希望通过许氏作品给疫情下的人们带来快乐。许鸿飞委员将中国文化与当地特色元素相结合,例如2021牛年与斗牛元素以及2022虎年与十二星座和弗拉明戈舞……这座通过艺术展览搭建的中西友谊之桥正借助一次次的交流互动,变得越来越牢固。这些展览的成功也给他启发,艺术家应该通过自己的原创作品与个人IP助力文化传播,作品要生活化、接地气。
“讲好中国故事,艺术家不能缺席。”许鸿飞说,“我们应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独特表达,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编辑:刘亮
责任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