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是一个粤北小镇,虽地处偏僻,但山明水秀,宛如桃源。夏至以后,田里总是蛙声一片,夜空繁星闪闪。萤火虫在村头巷尾、田园野外飞来晃去,如同一盏盏移动的灯……
酱紫FM出品
点击链接收听音频:https://mp.weixin.qq.com/s/cyRYOVD9B-tp1c2Etr4HVw
主播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紫薇
又到夏至。
在我少时的夏至节气间,粤北家乡的早造水稻已抽穗扬花,有的还灌浆结实“低下了头”。田园里,乡亲们忙于晚造水稻的播种育秧和种植早红薯。
家乡所耕种的水稻中,大部分是粘稻,有小部分糯稻。家乡人偶尔会用糯米来煮饭,逢年过节必做一定量的糯米糍,并且会用糯米酿黄酒给坐月子的产妇补身体。因此,一年两造都会选择某个地段耕种适量糯稻。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家乡人开始尝试种植杂交稻,而随着杂交稻的推广种植,粮食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秧好一半谷,苗好半年粮”,乡亲们一丝不苟地播种育秧,完成播种育秧和种植早红薯劳作后,又忙着割稻田里的田塍草,以减少田鼠对稻穗的危害,以及方便收割早稻。
夏至节气间,家乡同样还会出现强降雨天气。“夏至水推秧”,这是家乡关于夏至节气的一句谚语,说的是水患对晚稻秧苗的冲击危害。由于从立夏开始,雨水频繁,尤其进入芒种节气后,一场接一场的强降雨洗劫田园山地,到夏至节气时,田塍、渠堤和山体水分已处于饱和状态,甚至松散起来,不可避免地出现田地崩裂、排灌渠缺口和路面塌方等现象。由此,在这一节气里,家乡人除了干农活外,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应对特殊的工事,为崩裂的稻田重筑田基,为排灌渠封堵缺口,以及清理路边塌方堆积的山泥。
雨下起来不再无停无歇,一阵太阳一阵雨成了家乡日间的天气特点。分条分块下的分龙雨,总是东边下雨西边晴,或是南边下雨北边晴,一团团乌云的旁边要么金光灿灿,要么银光闪闪,非常壮观。
家乡地处小镇的最高峰,虽有点偏僻,但山明水秀、恬淡祥和,胜似世外桃源。夜晚同样美不胜收,夏至后,田园里蛙声一片,分龙雨骤来疾去,只要不是下雨天,夜空里就繁星闪闪。萤火虫也一下子多了起来,它们在村头巷尾、田园野外飞来晃去,如同一盏盏移动的灯在山村里转悠。
进入夏至节气后期,家乡人都会未雨绸缪,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干好田地活的同时,提前作好相关准备,把用于收割和晾晒稻谷的各种农用具清理一遍,该修补的及时修补,该添置的重新添置,热切期盼“小暑小割”的来临……(羊城晚报2021年06月22日A11版责编 :吴小攀)
编者按
本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ycwb.com,并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个人信息请提供电话、身份证号。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 | 秦臻
校对 |赵丹丹
审核|岑杰昌
签发| 郑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