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城市一份可共享的物质遗产
留给社会一套可借鉴的治理模式
留给子孙一个可传世的温暖家乡
一起共创共享公园社区美好生活
【葡新报成都讯】5月13日,“行走中国·2021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的记者们来到了成都天府新区。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对天府新区作出了“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重要指示。
2019年,将城市“镶嵌”在风景里的蓝图,在天府新区已然成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3月25日,麓湖水城已达到国家4A级景区标准,成为天府新区4A级景区。
麓湖生态城——天府新区新的增长极
麓湖,引水自天府之国的“咽喉”都江堰,依浅丘之地自然成湖,湖域面积就达2100亩。
从天空俯瞰会发现,麓湖的湖面并不循规蹈矩,而呈灵动的珊瑚状。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让水系延伸至城市空间,使建筑、生活、工作与水的关系更亲密。
从功能布局来看,麓湖生态城由湖区和公园区组成,其公共绿地呈带状布局,建筑、道路依据景观的脉络呈现,生活场景与多变的主题景观紧密联系,移步换景,充满探索的乐趣。
公园式景观的打造除了自然生态的布局之外,更离不开市民游憩空间的规划。麓湖水城作为天府新区优先呈现的生态示范区,也是从成都市主城区进入天府新区核心区域的“中央门廊”。在建设之初,它的目标就是成为当代湖泊型城市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典范。
灵动的麓湖,也盘活了麓湖生态城
如今,麓湖的美已成为市民心中的一张名片,也成为天府新区休闲“打卡”的必到点位。但也总有市民会担心:这么大的一个人工湖,时间长了会不会也和其他城市湖泊一样,面临“一潭死水”的危机?
麓湖原本没有湖,而是借由高低起伏的地势高差,引水灌溉形成的生态湖泊。从构湖、建湖、治湖,麓湖花了近10年时间。目前首期40万㎡水面生态治理已基本完成,而未来麓湖也称为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由陆生生态系统转变为清水型生态系统的人工湖。打造麓湖之初,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便参与其中,为麓湖构建了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在水中种植了十余种不同生长季节习惯的水生植物,吸附泥沙杂质的同时也沉淀了营养物质。
而各种类别按照比例配置的螺蛳、贝壳、鱼虾则构建了完美的生态链体系,保持着水底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现在的麓湖,水质能见度可达2-3米。当然,麓湖的清洁除了自然的功劳,依然有赖于常年在小船上漂浮的管理员们。
他们持续对水体进行着日常维护,清理湖岸垃圾、打捞水面杂物、定期检测水体质量、按需求补充鱼苗……从水生态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到湖域底质改造、生态建立;从组建专业团队,到完善运行机制,实施长效管理和检测,“公园城市”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各领域工作者在背后的默默付出。
打造国际化麓湖公园社区
麓湖公园社区是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示范点位,是天府新区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公园城市先行区的首个典范社区。
社区服务面积9.3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万,是一个园区、住区、景区“三区”融合的开放社区。近年来,通过创新“一委两会”治理体系,搭建“三中心一基地”,实施“双线融合”,麓湖公园社区正朝着公园城市社区治理样本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友好交流会客花园的目标奋力迈进。
目前,麓湖公园社区已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基地”“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美好社区计划实践创新基地”“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等荣誉称号,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朝着公园城市美好生活向往地、国际交往目的地和创新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实践地的目标不断奋进。
锚定把麓湖公园社区建设成公园城市美好生活向往地、国际交往目的地和创新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实践地的目标,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社区治理样本,成就中国社区、世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