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青年志愿者通过视频电话开展义务心理咨询服务。
疫情期间,一名护士承受巨大压力,下班后“一场接一场地哭”,如今经过及时接受心理干预,逐渐走出心理阴霾;一名肺炎感染者家属面对病毒恐慌,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一对一线上交流,逐渐恢复平静。在疫情防控关键期,这样的“中国温度”时刻温暖人心。据统计,目前中国已开通300余条免费心理援助热线,为众多民众医治“心病”,帮助有需要的人群共渡难关。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人们出现一定的慌乱情绪在所难免。但过激反应,不仅会让个人陷入焦虑无助中,也增加了社会恐慌情绪,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1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要求各地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疫情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通过心理咨询热线用专业化手段,帮助人们纾解紧张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个人维持正常生活,推进国家社会稳定运行。无数的心理援助在一次次通话中,用温暖抚慰民心。
除了心理援助热线,多方面的生活支持也为民众增强精神力量。全力生活物资供应充足,蔬菜水果随吃随买,生活保障使人民心中多了一份踏实;文艺界积极行动,创作出《武汉伢》《坚信爱会赢》等公益歌曲,鼓舞士气、抚慰人心;广电总局向湖北捐赠影视剧播出版权,丰富疫情期间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冰冷疫情下的“中国温度”由此凸显。
病毒肆虐之时也是团结互助之时。参与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工友,愿将工资捐出,不计酬劳为疫情防控助力;汶川农民驱车36小时,为武汉捐赠100吨蔬菜,回报时隔12年的恩情;普通市民上街给交警、环卫工分发口罩;小女孩捐出自己“小黄鸭”中的495元……点滴感动,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流淌到每个中国人心中,浇灌着人们战胜疫情的希望和决心。
疫情之下的“中国温度”,在于国家的人文关怀,在于人民的风雨同舟。随着一张张暖心图谱不断显现,中国将不断汇聚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海外网评论员 赵壹晨)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