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屈正 留美海归 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
受访人:俞孔坚 留美海归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
受访人:石东伟 留澳海归 启迪区块链集团总裁
受访人:邹爽 留英海归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
受访人:方明 留加海归 科大讯飞AI双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受访人:王胜地 留美海归 “爸爸的选择”创始人
受访人:刘知琪 留新海归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青年教授
受访人:马健瑞 留美海归 “蹄子科技”创始人
春节临近,在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即将到来的辞旧迎新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8位不同行业的海归代表,他们有的已在行业内深耕多年,有的刚刚回国不久还算是创业新人。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面对新的一年,他们心中可有不少想说的。
关键词:爱心接力
受访人:屈正 留美海归 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
2020年,是屈正爱心基金会成立的第8年,他早在去年就打算好了,要走到更多的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身边,尽己所能,与全国30余家合作医院一起,不让一场病毁掉一个家庭。
从救助第一个贫困先心病儿童开始,屈正踏上了这条路,一走就是将近10年。
在2019年,屈正的“大爱正心”团队成功救助了165例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累计救助已超过600例,其中包括23个少数民族的120余个孩子。与此同时,他的团队还连续承担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公益项目,在北京5个街道开展“双心健康工程”,提供针对社区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服务。
而今,他不仅关注贫困先心病儿童,屈正爱心基金会去年在肿瘤筛查、糖尿病筛查和医学科普宣教等方面新增专项基金3项。同时,陕西延安、云南普洱、湖北荆州等地的10家合作医院也加入“大爱正心”的行列,“我们还与普洱市人民医院合作救治缅甸先心病患儿,这标致着‘大爱正心’开启了在‘一带一路’上的公益征程。”屈正说。
“我们也将借助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访缅甸的成果,发挥我们在普洱合作医院的优势,让大爱正心之花在中缅友谊之路上盛开。”屈正说,“同时,我们还将拓展‘护心云’工程心电网络诊断健康服务,把互联网医疗的最新理念和成果送到西部基层和边远地区,让慈善公益实实在在地温暖人心。”
关键词:生态城市
受访人:俞孔坚 留美海归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
最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俞孔坚几乎全在国外。在墨西哥、在孟加拉国、在泰国、在印度尼西亚……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几个小时后他又要飞赴沙特阿拉伯。俞孔坚认为,面对发展中的城市问题,中国过去40多年积累的城市建设实践经验,实际上已可以为世界提供一套中国解决方案,“我们憧憬的未来,是可以进一步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中国智慧。”
“中国城市、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我们团队已经在200多个城市实践着自己的项目,包括黑臭水体治理、黑臭河流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生态修复等。从粗放的城市化走向了高品质的追求,追求生活品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中国,这样一幅美丽图景,我们的的确确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重点是以人的幸福为中心,城市发展也进入更为理智的阶段。”俞孔坚说。
时间若是回溯十几年,中国的城市建设对国外经验尚处借鉴阶段,如今,在俞孔坚看来,源于本土的研究与实践已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自信。“以我自己的团队为例,科研队伍的建设、设计队伍的建设,都要重点围绕提升满足国际需求的能力。”
而面对一些全球性议题,中国智慧也正在发挥着更有效、影响范围更广的作用。“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我们收到了不光来自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在内的邀请,请我们去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理念。全球气候变化是令全世界头疼的难题,中国经验实际上提供了一条出路。”
关键词:区块链
受访人:石东伟 留澳海归 启迪区块链集团总裁
作为数字技术应用市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将区块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国家已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的融合。
1998年,石东伟由外交部公派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学习,获得外交与贸易硕士学位,从阿里巴巴副总裁到蒙牛集团执行总裁,2019年,他正式加入启迪区块链,开始了创业新征程。
“区块链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新兴技术,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底层核心技术,未来它将在实体经济、社会治理、商业贸易、金融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启迪区块链集团把区块链与其它前沿技术创新融合,来解决至今存在的数据孤岛和数据共享难问题。”石东伟说,“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们的技术创新稳步推进。完成了30多款‘区块链+行业应用’的重点产品开发,并同11个部委、15个地方展开试点示范,在政务、医疗、金融、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解决行业堵点、痛点、难点,成功实现了产业落地。我们还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参与申请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
在石东伟看来,经过2019年的酝酿,区块链的未来充满希望。“2020年,中国区块链产业体系建设会进一步加强,行业与技术标准将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机构将更加理性地看待区块链技术,积极发掘更多适用于区块链的实际应用场景。站在这样一个新风口,乐观展望的同时需要保持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他说。
关键词:文化交流
受访人:邹爽 留英海归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
2020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对于行至第22个年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来说,如何给出一个当代中国看待古典音乐的新视角,是摆在邹爽面前的一道考题。
“对于任何一个艺术总监来说,今年都是非常难的一年,因为在很多国际音乐节上,几乎所有成熟的贝多芬作品全部都被展示过了。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在我们北京国际音乐节这个平台上,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思考,这是我所面临的挑战。”邹爽说。
在她看来,站在东方文化的视角,无论是看待自己的文化还是看待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承,2020年这道“贝多芬考题”,相当于一次与其它国际艺术节、艺术机构对话的良机。“这不只是在展现我们的不同,也给大家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艺术和音乐到底还能做什么?通过这样一种不同的视角向世界发声。”
自从接棒北京国际音乐节以来,邹爽的想法始终没有改变过,音乐节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以当代中国的角度来展现西方熟知的古典音乐。这也是中国文化领域的使命之一。
“文化像水一样,尤其是像音乐这种有声无形的文化。”邹爽说,“2019年的国际音乐节主题‘新古典,乐无界’就是一个跨界概念。我们要把音乐当做一个更广义的艺术范畴,尝试与科技的跨界、与时尚的跨界以及与如今许多其它形式的跨界。如果要将这些‘跨界’带到未来,就需要找到一些当下主题性的内容,这也是我们2020年具体要做的事情。”
关键词:人工智能
受访人:方明 留加海归 科大讯飞AI双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已具备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在青岛,方明所带领的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团队与当地的家电头部企业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展开合作,实现智能家居的深度应用。“给家电安装上隐形人工智能的交互与识别引擎,使它升级成为真正的智能家电,让它‘能听会说’!”方明说。
以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技术含量,走向智能化道路,家电也能成为平台的入口之一。2020年,方明希望团队与重点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能实现引领性突破。
“科大讯飞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我们可以将智能家居平台、智能汽车平台关联,逐渐实现智能物联网的应用。”方明说。与此同时,在智能制造领域,通过对企业厂房与设备进行智能化改装,传感器可以实时传感生产线上任何一个信息,工作人员坐在监控室内就可以进行远程监护。若机器需要保养和维护,系统会自动报警。“传感器部署的地方,可以感知到轴承因缺油而发出的非常细小的声音。如果一个工厂内有10万个轴承,不可能靠人工一个一个地去听。有了这套系统后,整个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能会得到充分保证,产品质量也会提升,成本随之下降。借助于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哪怕是非常细微的生产环节都可以实现智能化生产。”
关键词:脱贫攻坚
受访人:王胜地 留美海归 “爸爸的选择”创始人
从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后,王胜地回国创业瞄准了婴幼儿市场,凭借自己本科在北京大学化学与材料专业学习的专业背景,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款针对中国宝宝的安全舒适的纸尿裤,已在年轻的爸爸妈妈中享有不错的口碑。
这几年,除了关注自己公司的发展,王胜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参与扶贫之中。在宁夏、甘肃、贵州……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我们之前在甘肃招募了一些贫困户加入到公司中来。员工招聘后,我们会对其进行劳动技能和知识技能培训,让他们能自食其力,实现脱贫。”王胜地说。在2020年,他希望在各地的办事处和分公司招聘更多贫困户,帮助他们就业脱贫。
通过改造贫困地区当地的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更多教育课程,并帮助当地建设图书馆、图书教室,王胜地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来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新的一年,我们会通过资助当地贫困大学生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也会增加招聘力度,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兼职机会,这将为他们今后就业积累经验。”他说。
“教育能够改变人的理念,产业能够盘活当地的经济。如果能对一些想要外出就业的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也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求职竞争力,这样做也会更有效率。”王胜地说。
关键词:新型材料
受访人:刘知琪 留新海归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青年教授
在刘知琪看来,新的一年,他与团队希望能实现反铁磁记忆器件的商业化,向高密度集成的方向纵深发展,实现记忆器件存储密度和写入速度的飞跃。同时,得益于反铁磁记忆器件不会像之前的硬盘存储发热严重,还能够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
对于像他这样的青年海归科技工作者来说,在一次次实验中实现新的突破,既是每年不变的目标,也是一个个新的期许。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又在美国多个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青年教授,年仅31岁的刘知琪,对于国内科研环境这几年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
“以前我们会觉得发《自然》《科学》这种级别的论文很厉害,现在这种导向发生了改变,很多学校都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了论文。如今我们的评价导向是究竟能否在国际上拥有一个开创性的学术领域。”他说。
刘知琪认为,对很多海归科技工作者来说,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拿出具有开创性、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国家需求,才是如今他们的关注点。“从做实验到产品再到商品,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但是一步比一步难。比如说做材料,就得经过上千组、上万组的实验,通过不同金属合金不同比例的配比,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材料。国家最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 刘知琪如是说。
关键词:留学安全
受访人:马健瑞 留美海归 “蹄子科技”创始人
去年,刚满22岁的马健瑞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到国内,他由此完成了自己从留学生到海归的身份转变。“我们聚焦国内越来越大的留学市场,还享受到了国家扶持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政策红利。”
还在学生时期的他就开始了创业生涯:与团队研发出一张内嵌全球通用的SIM卡、定位装置和录音装置的卡片,以此来保护留学生在海外的人身安全。“站在21世纪20年代的起点,回顾过往、思考当下、展望未来,这既是对来路不忘初心的坚持,也是对今后砥砺前行的校准。在重要的时间节点‘立flag’,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来说,这都有着非常郑重的仪式感。”马健瑞说。
对于锁定留学生海外安全市场进行创业的马健瑞来说,中国的强大与越来越大的开放步伐催生了他的创业蓝图。如今,国内不少留学中介机构也与他的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多方合力确保留学生在海外的人身安全。
新年伊始,马健瑞与团队已经开启了新的征程,在海外,他们继续拓展与院校的服务合作,更早一步把脉市场需求;在国内,他们与某知名国际高中达成战略合作,既了解新一代留学生及其家长的安全诉求,又分析即将出国的留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以使公司的产品贴合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安全需求。(记者 孙亚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1月22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