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师在忙碌中(资料图)
莫桑比克青年在学习中医理疗手法(资料图)
小小澳门,拥有我国在中医药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的种子在此生根发芽,近10年的耕耘,又延伸出“产学研”全链条。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产品从这里“扬帆远航”,到欧洲,到非洲,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产业作为澳门的新兴产业,亮了、火了!
中央支持
作为微型经济体,“小”是澳门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打开澳门的经济发展空间?中央决定支持澳门发展中医药产业。
2018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在此之前,2011年,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澳门,2013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在横琴正式运营,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合作中心在澳门挂牌……发力中医药产业,澳门蓄能许久,静待开花结果。
随着“产学研”链条逐渐搭建起来,澳门中医药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据统计,2017年澳门中医药产业增加值达3.21亿元,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前景。
“国家给予澳门发展很好的条件和支持,让我们觉得澳门中医药产业大有作为,也深感责任重大。”对于未来,澳门中华民族医药产业协会会长汪义亮信心满怀。“澳门正积极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充分利用‘小地方,大平台’的作用,汇集内地有特色的中医中药产品,从葡语系国家开始普及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中医中药更好走向世界,更好造福人类。”
走向全球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被创业者们称为“走向世界的起点”。许多中医药产品在这里享受“一条龙”服务,研发、检验、认证、注册、审批、海外销售,一气呵成。在产业园内注册的159家企业,涉及中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澳门企业39家。产业园里的科研总部大楼、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试生产大楼及研发检测大楼,每日忙碌不停。
香港人黄颖琼把全部重心都放在产业园内。她其实已在澳门开办了十几年的中医药企业,但产业园提供的全面支持,正好满足她的需求“痛点”。“有了产业园的平台,我有秘方、有原料,就可以做大。比如我的保健产品出口欧洲卖得好,因为产业园可以给每批产品提供符合欧盟标准的检验报告,其他地方目前提供不了这些配套服务。”黄颖琼说。
目前,产业园已成功协助内地和澳门企业的6款产品在莫桑比克注册,专治跌打损伤的澳门名药“张权破痛油”,已进入当地市场销售。每年,产业园还组织内地和澳门中医医师远赴莫桑比克进行中医交流,培训当地医生、理疗师和药剂师,将中医药合作的经验和模式辐射到莫桑比克周边的非洲葡语国家。
同样,在欧洲,澳门中医药产品卖得风生水起。理顺机制,澳门已与葡萄牙食畜总局、西班牙欧洲中医基金会等政府机构建立合作网络,促进中医药产品在葡语国家和欧盟国家的普及应用。
激活创科
中医药产业,还激活了澳门创新科技发展。“将‘澳门’与‘创科’联系起来,这在回归祖国前几乎不敢想象。”刘良去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澳门科技大学校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认为国家将重点实验室设在澳门,代表着国家对澳门科技发展给予的厚望。
澳门也不负所托。“在国家和内地科研院所的支持下,澳门科创能力不断提升,不仅有高水平的研究团队,还能做出体现国家水平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创新科技和创新产业的发展。”刘良说,澳门已和美国、欧盟药典开展广泛合作,逾10款中药推出世界标准。
中医药课程还成为澳门高等教育的一张名片,走出海外、走进线上。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波尔图大学纷纷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准备在科研合作、学术活动、人才培养及互访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进行网上在线授课。此外,葡萄牙还有3所理工学院设置了针灸本科课程,民间有多个规模较大的针灸培训机构。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许多创业创新机会应运而生。”在澳门科技大学攻读中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刘智祖即将毕业,他期待找几个合作伙伴共同创业,在专业领域不断精进,闯出一片天。“这也是为现代中医药发展贡献力量。”他说。
本报记者 汪灵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1月18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