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当地时间12月29日,克里姆林宫新闻局发布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进行了电话会谈,双方重申将继续支持“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面对美国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决定制裁该项目相关企业的内容,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一次强有力的正面回应。
稍早前的12月2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也批评美国立法允许对参与“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企业实施制裁,强调“欧盟委员会坚决反对对参与合法项目的欧洲企业实施制裁”。
“北溪-2号”项目是俄罗斯与德国乃至欧洲之间重要的能源合作项目,但从一开始便遭到美国的强力反对。而随着“北溪2号”离正式完工越来越近,美国能够破坏和干扰项目进展的手段也越来越少,以“保卫欧洲能源安全”为名,行“长臂管辖”、损害欧洲和俄罗斯经济主权为实,最终为美国自己谋利成为美国最后的选择。
“长臂管辖”这一概念原本诞生于19世纪末美国的民事诉讼领域,目的是给跨州执法开绿灯,加强联邦整体的执法效率和能力。对内,它有助于加强国家治理能力,也体现了联邦主权的有效性。但当这种理念向域外投射时,它就变成了自身主权的对外扩张。美国“长臂管辖”本身的效力源于美国在金融贸易领域的霸权。通过对相关国家部门或企业实施在美银行账户冻结、终结贸易合同等强制手段,美国可以将美元霸权和国内市场转化为强制力,用经济打压逼迫他人“就范”。
由于相关法案由美国国会批准,总统签字生效,被制裁方全程没有申辩的权利。正如德国联邦副总理兼财长朔尔茨所说,“长臂管辖”凌驾于国际社会共识和国际法之上,是“对德国与欧洲内政、以及我们自身主权的严重干涉”。
事实上,“北溪2号”也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将“长臂管辖”用于欧洲盟友了。2018年8月,美国正式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最终协议(JCPOA),并对伊朗采取“极限施压”制裁措施。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特别是金融制裁将伊朗排除在国际金融贸易体系之外,使伊朗无法合法使用美元进行交易,严重影响了包括欧洲企业在内的国际企业与伊朗的投资与贸易,损害了这些国家企业的合法利益。制裁和“长臂管辖”的大棒一而再、再而三地砸到盟友头上,也难怪欧洲对美国的“长臂管辖”发出了激烈的反对之声。
事实上,为了避免因使用美元而成为美国“长臂管辖”的目标,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绕开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贸易体制:英法德等国提出建立欧洲-伊朗结算机制“贸易往来支持工具”以规避美国制裁,目前该机制已经开始运行,并在11月30日宣布扩容;12月21日举行的伊斯兰国家“吉隆坡峰会”上,马来西亚、土耳其、伊朗、卡塔尔等国提出在多边贸易中恢复黄金结算机制,以避免使用美元;也在同一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与到访的伊朗总统鲁哈尼会谈时表示,两国正在商谈如何突破美国制裁。
美国滥用“长臂管辖”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这一外交思想的结果。在这一政策指导下,美国已然彻底无视任何盟友利益关切、甚至要求盟友也要彻底为美国利益妥协乃至牺牲。同时,这一政策不但让美国自私自利的一面暴露无遗,也让全世界清晰认识到“美国优先”意味着彻彻底底的“美国独行”。如果美国依然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将国内法施加于国际领域,破坏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系,只会使更多国家想法绕开美元,最终令美元霸权失效;而当美元霸权这一支持美国霸权地位的支柱垮掉的时候,美国也就成了滥用“长臂管辖”的最终受害者。(海外网评论员 任天择)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