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44项工程,3600米建筑钢结构施工总高度,他亲历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37年,他扎根工地,辗转国内外8个城市,1.3万多个日日夜夜的兢兢业业,挺起了我国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钢铁脊梁;37年,他甘为人梯,培养出40多名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让爱岗敬业的接力棒代代相传……他就是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南粤楷模”等荣誉称号获得者陆建新(见图,资料照片)。
“1982年,工友的一封信,带我来到了深圳。”现任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的陆建新回忆道,那封信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令人心潮澎湃。
带着憧憬与热情,陆建新从一名普通的测量员成长为钢结构建筑施工领域的高级专家。1984年,陆建新参与了中国第一幢超高层钢结构大厦——深圳发展中心项目的施工。当时我国缺乏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经验,陆建新和同伴们反复校核安装精度,最终完成了大楼测量,建起来的大厦至今依然耸立在深圳街头。
1994年,陆建新担任深圳地王大厦的测量负责人。同样没有先例可循,陆建新只有反复钻研,最终摸索出小棱镜配全站仪等测量方式,将大楼整体垂直偏差控制在当时世界最高标准允许偏差的1/3以内。为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树立了标杆……
“仅仅2毫米间隙,我整整3个月没睡好觉。”说起2012年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中遇到的技术挑战,陆建新记忆犹新。
平安金融中心项目需要使用4台大型动臂式塔吊,塔吊还得附着在井筒外壁,并逐步爬升到600米高空,这一做法在当时属于世界首创。由于一处部件存在2毫米误差,高处的大风开始吹动这4个“庞然大物”不断摇晃。
为了确保4个塔吊安全附着,同时又稳又快地“攀岩”,陆建新与团队研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悬挂式外爬塔吊支承系统及其周转使用方法”。4台塔吊不仅稳稳附着在井筒外壁上,而且每次爬升都比传统方式快3—4天,32次爬升任务为项目节省工期96天,产生经济效益7680万元。这项技术专利最终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现在可以说,中国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世界领先!”陆建新说。
当了10年项目经理,陆建新每天提前半小时到现场,巡查工地。每周一早上6时50分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工地,开安全晨会,春夏秋冬,雷打不动。刚参加工作时,陆建新从事了14年施工测量工作,此外,他还干过塔吊装卸工、开过卷扬机。白天带着仪器在现场奔波,晚上研读技术书籍,与工友们伏案探讨,看图纸、写写算算。项目图纸再厚,他也会在第一时间看完,确保不打“糊涂仗”。
论资历和能力,陆建新完全可以进入更高的管理层,在写字楼办公。这些年,也曾有其他企业多次以高薪请他任职,但他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我特别喜欢‘孺子牛’精神,脚踏实地、奉献奋斗。其实,摩天大楼都是在每1毫米的精度上积累起来的,我就是要专注地做好这一件事。”陆建新说。(人民日报记者 洪秋婷)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9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