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追梦中华·侨这70年”网络主题活动成果展现场。 谢 明摄
一张张各国侨胞与五星红旗合影的照片,将一面硕大的世界地图贴得满满当当;一幅幅泛黄的侨界老相片,无声讲述着海内外侨胞与祖(籍)国携手走过的70载光阴;一段段感人肺腑的动情文字,记录下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无尽思念……这些珍贵的图片、文字大多来自于“追梦中华·侨这70年”网络主题活动的网络征集。
12月17日,“追梦中华·侨这70年”网络主题活动成果展开幕式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侨联、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办,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人民日报海外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承办,旨在凝侨心,聚侨力,献礼新中国70华诞。
身在海外 心在中国
“在海外生活的那几年,每次一看到五星红旗,就心潮澎湃,无比想念祖国。”站在一幅大型世界地图前,《欧洲时报》记者戴九悦凝望着上面粘贴的70张海外华侨华人与五星红旗合影的照片,神思飞回几年前侨居海外的情景。
在17日开幕的“追梦中华·侨这70年”网络主题活动成果展上,这面以“我与五星红旗合个影”为主题的照片墙吸引无数目光的停驻。照片中,有的侨胞高举五星红旗,站在居住国的地标性建筑前,满脸自豪;有的侨胞在用无数鲜花拼出的五星红旗花墙前,笑容灿烂;还有的“华二代”用稚嫩的笔触画下五星红旗迎风飞舞的画面……
70张来自世界各地的照片,凝聚的是同一份浓厚热烈的“中国情”——无论身在世界哪一个角落,看见五星红旗,心中便有了温暖,身后便有了依靠。
在成果展上,这样触动人心的画面还有许多。
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新加坡归侨陈嘉庚、曾在滇缅公路上打通“抗战输血线”的英雄群体南侨机工、创立中国地质力学的英国归侨李四光……在“侨与新中国”板块,由网友投票推选的77组侨界人物故事,娓娓道来70年间海内外侨胞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赤子之心。
华侨黄丕廷从新加坡寄往老家广东惠安的5封批信;马来西亚归侨庄钦华作为国家机关干部,参加建设人民大会堂劳动时的留影;1964年“北京市华侨特种物资”的购物券…在“寻找侨界老照片”板块,一张张饱经岁月沧桑的老照片拼接成一条时光隧道,留存下海内外侨胞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奋斗身影。
自今年7月“追梦中华·侨这70年”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以来,旅居世界各地的海外侨胞通过互联网积极参与,与五星红旗拍合影,寻找侨界老照片,用文字追忆与祖(籍)国的点滴过往。短短数月,合影、征文等各种形式的1764篇原创内容纷至沓来,全网点击量接近1200万人次,覆盖世界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此次成果展正是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升华,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外华侨华人的奋斗史、爱国情和家国梦。
“成果展分为‘我与五星红旗合个影’、‘寻找侨界老照片’、‘侨与新中国’、‘七十年来家国’网络征文活动和网络参与动态展示五部分,从群众化、生活化、网络化角度,运用历史图片、文字视频、互动体验等多种手段和元素,展现70年来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华人为祖(籍)国成长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全方位记录全球华侨华人共庆新中国70华诞的精彩瞬间。”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说。
沧桑巨变 侨力汇聚
“我知道很多科学家的名字,但看了展览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归侨。新中国7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侨力量’呐!”17日上午,在网上看到成果展当天开幕的消息,北京市民王志刚一早便来到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站在“侨与新中国”板块的图文展板前,他认真细读每一位侨界人物的故事,驻足良久。
和王志刚一样慕名前来观展的民众还有不少。开幕式刚刚结束,许多观众便走进展厅,细细浏览,品读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共同书写的70载回忆。
70岁的卡佳·塔齐霍娃是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大学生物系的一名教师。她和丈夫最近来北京旅行,正巧赶上了成果展开幕。虽然不懂中文,但两位俄罗斯老人依然看得饶有兴致。“我1958年就曾来过中国。这几十年间,中国的变化太大了,这种巨变不仅体现在城市里有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还写在人们的脸庞上。中国人民勤奋、友好,在俄罗斯,我们也很愿意与当地的华侨华人交流、做朋友。”卡佳·塔齐霍娃看完展览后说。
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番巨变离不开包括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在内的全国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70年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桑梓情深,不忘故土,不忘家乡,用心做好连接中国和世界的纽带与桥梁。
如今,在新中国70华诞的重要历史时刻,“追梦中华·侨这70年”网络主题活动搭建平台,通过网络互动,实实在在展现了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故事,真真切切抒发了海外中华儿女对祖(籍)国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
成果展上,埃及埃中新闻网总编王永鸿一次次为来自侨界的中国好故事深深打动。“通过展览,我很直观地看到70年来华侨华人在海外生活奋斗的历程与始终心系中国的深情。尤其是华侨华人通过网络发来的图片、影像等多媒体资料,让我感受到过去70年,无论身在何处,华侨华人的心总是与中国紧紧相连,他们是中国腾飞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与贡献者。”王永鸿告诉记者,此次活动启动以来,她所在华文媒体持续关注报道,“我们希望一起来讲好‘侨这70年’的精彩故事。”
融媒呈现 讲好故事
新中国历史跨度70年,华侨华人分布在五湖四海,如何汇聚世界各地的“侨声”,将“侨这70年”的故事讲精彩?
融媒体技术的支持不可或缺。“追梦中华·侨这70年”网络主题活动为广大华侨华人搭建了线上共庆祖(籍)国生日的桥梁,浓厚的爱国思乡情怀通过网络在全球传递,最终又回到祖(籍)国的土地,开花结果。
作为活动承办方之一,人民日报海外网在PC端推出专题页面报道,专题分设五大活动组成部分,入口于首页轮播图区域持续呈现;移动端海客新闻重点发力,“侨·70年”频道上线,囊括活动征文、话题、新鲜事、图文稿件及小视频等多形式呈现;各大合作平台消息发布实时跟进,并有针对性地与热心网友留言互动。此外,为期一周的成果展的精彩内容也同步在人民日报海外网“追梦中华·侨这70年”网络主题活动大型专题实时呈现。
在PC端、移动端、多个媒体矩阵同步开花的全媒体呈现形式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据悉,活动的微博超话阅读量超过218万,专题全网点击量超过1199万人次,在广大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中掀起阵阵热潮。
“此次活动充分利用小视频等时下热门的新媒体形式,这些都是‘华二代’、‘华三代’熟悉、喜爱的信息传播方式,能够跨越时差、地理等因素限制,吸引更多华侨华人参与、关注,也能形成广泛的传播效果,让更多人看到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贡献与深情。”作为一名“80后”华媒人,戴九悦对此次活动搭建的融媒体平台赞不绝口。
王永鸿也认为,利用最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形式,可以进一步拉近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的距离,形成更多更加密切的互动。
“此次活动搭建的网络平台点燃了海外华侨华人、国内归侨侨眷以及各级侨联系统的参与热情。大家一起为新中国70华诞庆生,分享自己与祖(籍)国的故事,最终凝聚成一场内容丰富的成果展。未来,我们将继续用广大华侨华人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侨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左志强说。(记者 严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18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