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多斯驻华大使弗朗西斯·杰克曼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专访(摄/海外网 付勇超)
在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的最东端,有一座面积约400平方公里的珊瑚石灰岩海岛。它四周被海水环绕,岛上植被丰富,尤其是野生的印第安无花果树——在葡萄牙语里,巴巴多斯的意思正是无花果树。国土面积虽小,巴巴多斯却是大自然精心镶嵌在碧波浩荡的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
提起巴巴多斯,不少中国人恐怕知之甚少,但说起一位巴巴多斯籍女歌手蕾哈娜,或许更为耳熟能详。她不仅在巴巴多斯家喻户晓,而且蝉联多座格莱美、全英音乐和MTV音乐大奖成为全球备受欢迎的流行音乐天后,不少中国歌迷昵称她为“山东歌后”。她的祖国巴巴多斯也以这样一种奇妙的方式与万里之外的中国有了联系。
“鱼龙节”消融文化差异
2018年赴华出任大使的弗朗西斯·杰克曼,也是中巴两国文化交流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出任大使前,他曾担任西印度大学巴巴多斯凯夫希尔分校孔子学院院长,经历了学院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孔子学院的创办过程中,杰克曼发现巴巴多斯民众对中文和中国文化充满了热情。“当时学院建立速度之快和市场需求之大让我非常震惊”,杰克曼说,“不仅对教授中文的老师需求很大,我们的中小学对学习中文的需求也很大”。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巴两国相距遥远,文化差异巨大,当自由奔放的巴巴多斯文化遇上兼容并蓄的中华传统文化,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近年来在巴巴多斯举办的“鱼龙节”活动。“鱼龙节”中的“鱼”,指巴巴多斯著名特产飞鱼,也是当地人最常见、最喜爱的食物之一;“龙”,则代表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作为巴巴多斯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重要部分,这样的名称组合寄托了两国共同期盼:打造一个中巴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杰克曼介绍说,通过鱼龙节将两种文化交融,让双方文化交流更加深入,以此为基础,推动两国政治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带一路”让彼此走近
2019年2月,中国与巴巴多斯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巴巴多斯成为2019年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大家庭的新伙伴。
在杰克曼大使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重点领域建设,为深化和拓宽中国与巴巴多斯的双边合作提供了平台。当前,两国正在商议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展开海运、航运、基础设施等互联互通合作,未来两国将在现代农业、海洋经济、可再生能源、文体旅游、医疗卫生等领域加强合作。同时,中国企业也加大了在巴巴多斯的投资力度,如今,巴巴多斯东南海岸一个酒店及度假胜地的建设项目,中国企业正发挥重要作用,建成后将为巴巴多斯旅游和就业作出贡献。
在中国企业通过“一带一路”走进巴巴多斯的同时,巴巴多斯企业也在利用“一带一路”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样的平台走进中国。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巴巴多斯的旅游业和金融业企业就出席了博览会并达成了新的合作协议。杰克曼表示,像“一带一路”和进博会这样的平台,为巴巴多斯产品和服务业进入中国创造了机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浪潮中,巴巴多斯希望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杰克曼大使饶有兴趣地观看“我在中国当大使”往期视频作品。(摄/海外网 付永超)
“在中国就像在家一样”
出任大使之前,杰克曼曾在巴巴多斯驻华使馆任职参赞。在中国生活5年多,杰克曼大使走过了中国许多地方,他发现中国的每个地方都独具特色,很多中国人心态开放。“我所接触的中国人都很友好,他们希望更多了解巴巴多斯和加勒比海地区”,杰克曼说,“这种亲近感,让你觉得仿佛像在家一样”。
让杰克曼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之一,是在河北一个小城镇参加中国婚礼的经历。婚礼的主角是一位曾在巴巴多斯孔子学院任教的老师。“看到在一个小城镇里举行现代婚礼很有意思,鞭炮齐鸣、车队送行,好像整个城镇都浸没在婚礼的气氛中”,杰克曼说,“这是我在来中国之后经历的最有趣、最感人的事情之一。”他说。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自1977年两国建交以来,中国与巴巴多斯双边关系发展迅速,两国民间交往水平也进一步提高。
自2016年起,中国开始向巴巴多斯派遣医疗队执行援外医疗任务,这是中国首次向中等发达国家派遣医疗队。3年来,中国医疗队除了为当地民众提供精湛的医疗服务、捐赠药品及器械之外,还启动了医疗奖学金项目,资助巴巴多斯年轻医生来华进修。在今年第四批医疗队启程前,杰克曼大使前往重庆与医疗队成员会面,他表示,派遣医疗队的行动是中巴关系的一个新的变化,这项行动让更多的中国医生收获在巴巴多斯生活和工作的体验,也给了巴巴多斯医生来中国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中国医生在服务巴巴多斯患者的同时,也会接触到其他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患者,也增进了这些国家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除了医疗领域,中巴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在加强。2016年,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西印度大学在巴巴多斯共同建立二级学院——中国信息工程学院,旨在为加勒比地区国家培养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采用“2+2”合作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在西印度大学学习部分课程,后两年到苏州学习专业课程及实训实习。杰克曼大使说,他在访问苏州期间曾造访学校,看到来自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学生同中国学生一起踢足球、进行校内比赛。他说,这些学生在苏州很受欢迎让他感到很高兴。“对加勒比海学生来说,来到万里之外的中国并非易事”,他说,“通过学校各类文化交流,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文/人民日报海外网 牛宁 聂舒翼 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杨舒涵)
本文系人民日报海外网“我在中国当大使”栏目出品,特别鸣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