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安倍晋三与特朗普就两国贸易协议达成一致,并签署文件。(图/产经新闻)
12月4日,日本国会通过日美贸易协议。接下来,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这份协议将于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
然而,日本媒体对日美两国间达成的这份“重要”协议却并不怎么买账。比如,《朝日新闻》在12月4日的社论中就指出,“日本产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废除和对国内农户的影响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对于对国内农户的影响...从进口额来看,影响程度可能更大。”《每日新闻》也认为,在日美贸易协议上,有关汽车关税的表述仍然暧昧,因此“还不能称之为平等”。此外,日本在野党则批评称,日美贸易协议是“令和时代的不平等条约”。
那么,为何日本国内舆论对这份好不容易达成的协议如此不满呢?
这主要就在于,日美贸易协议看起来是“双赢”,但日本做出的妥协退让显然更多。长久以来,日本政府将大米、牛肉和猪肉等5种主要农产品视为“圣域”,并对外国相关农产品征收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农产品发展。之所以如此,主要就在于日本农业群体是自民党最主要的支持群体之一,并且还拥有强大的选票动员能力,在选举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从日美贸易协议内容可以发现,日本针对多数美国农产品的关税税率,采取的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的关税标准,比如日本现在对美国牛肉征收38.5%的关税,2020年1月1日起将降至与CPTPP关税一致的26.6%,并于2033年最终降至9%。再比如,日本现在对美国的橘子、红酒征收一定的关税,但最终将会免除关税。在美国并没有加入CPTPP的背景下,可以说安倍政府做出了不小让步。此外,随着大量廉价美国农产品进入日本市场,日本农业群体的利益受损将愈发明显,安倍政府及自民党的支持根基也将受到冲击。
如果说农产品关税是本轮日美经贸谈判的一个核心议题的话,那么汽车进出口关税则是另一个重要议题。日本在农产品关税方面向美国做出了不小让步,但特朗普政府在汽车进出口关税问题上并没有做出妥协,仅承诺暂不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这可以说是特朗普政府的“缓兵之计”,不排除今后有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的可能。因此,日本在本轮经贸谈判上,所获得的实质成果有限。
正因为最主要的汽车进出口关税问题依然存在,所以也就意味着日美经贸谈判并没有完全结束,两国之间的经贸矛盾依然存在,目前只能说是第一回合刚刚结束。此外,日本对美国的经贸赤字虽有所降低,但远未达到特朗普所强调的“平等”贸易标准。因此,对安倍政府而言,“特朗普风险”仍然存在,日美经贸谈判远未结束。(海外网评论员 陈洋)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