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会址参观者如潮。周东潮摄(人民图片)
走到一个地方,最先见到的往往是独具特色的当地建筑。每座建筑都像一本书,有着自己独特的外在与内里。有许多建筑历经千百年风雨,讲述着从古到今的故事。
前不久,上海在旅游节期间举办了“建筑可阅读”的主题活动,市民和游客从更多的建筑身上,读出了往日的历史与文化,品到了上海的城市性格。
来到身边 走进心间
“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建筑资源尤其丰富,读懂上海建筑背后的故事,对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大有裨益,也会因此而更深沉地喜欢上这座城市。”上海市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欧晓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正朝着打造‘世界会客厅’的方向努力,而建筑无疑是这会客厅中富有内涵的一部分。”
建筑之于上海的意义毋庸赘述,但在传统的建筑物游览形态中,游客无法便捷获取建筑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等更多信息,也缺少与建筑的互动,游览体验受到影响。
而“建筑可阅读”工作启动后,市民、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建筑,获得极具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的旅游新体验。
欧晓川告诉记者:“上海市‘建筑可阅读’的相关工作已经实现了从1.0版本到2.0版本的‘升级换代’。”
2018年,上海在全市400多处建筑介绍中增添了二维码,对这些建筑的介绍更加详细,内容更加丰富。这是“建筑可阅读”的1.0版本。
2.0版本的工作主要是2019年进行的,拥有二维码的建筑数量从2018年的400余处增加到1200余处,不仅数量增多,而且二维码所承载的信息量更加丰富,有的二维码增添了英文介绍,还有的二维码中加入了视频和音频等,小小的二维码连接起了建筑和游客。
在上海,不仅拥有二维码的建筑多了起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向公众开放。
市民、游客可以亲历建筑现场感受“零距离”阅读,走进那些有故事的老建筑。继张乐平、柯灵故居建成开放后,2019年,上海市徐汇区又相继开放了夏衍故居、草婴书房、衡复风貌馆等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些被历史尘封的故事,聆听建筑的声音。
不只是多了一个二维码
为了让游客能有更多的方式与建筑对话,上海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目前,上海推出了80余条建筑微旅行的线路,根据不同的主题将不同的建筑穿成一条线,如红色文化线路、名人故居线路等,游客可以按图索骥,了解更加完整的历史文化。
其中,徐汇区开发了近20条漫游、骑游、定向、闯关、游学等多形式的阅读体验线路。除此之外,徐汇区还和旅行社合作,将“建筑可阅读”线路市场化运营,市民、游客可直接在网上订购相关主题线路。
“微旅行线路受到大家的热捧,经常在15分钟内就被预约一空,市民、游客在体验后评价很高,大家认为线路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让他们了解到徐汇区老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背景,这也激发了更多人探索徐汇区老建筑的兴趣。”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梧桐掩映下的马路,当市民和游客走进建筑,回到历史和记忆深处,能够更好地感受峥嵘岁月里的波澜情怀,对上海的城市精神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除了设置二维码和开放更多的建筑,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上海的风情文化,上海也在一些热门建筑的位置提供志愿者讲解服务。每个周末,徐汇区通过“老洋房故事会”“阅读徐家汇”等公益活动,邀请专家、学者、闻人、亲历者等带领市民、游客漫游街区,讲述建筑背后的人文历史。
不仅如此,与建筑对话之后,留存的美好记忆也可以带回家。
徐汇区通过对区域内的历史建筑和街区进行整理,出版了一系列书籍,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打开徐汇老房子的前世今生和名人轶事的钥匙。
明信片、手机壳、冰箱贴……70多款文创产品,游客可以在徐家汇源、宋庆龄故居等地自行挑选,将美好的回忆带回家。
延续有灵魂的生命
如今,通过一部手机与老建筑来一场趣味的互动对话,在上海已经不是一件难事。而即将实现的二维码3.0版本,将结合正在开发的智慧导览平台,通过VR、AI等方式实现与建筑的深度互动,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智慧旅游体验。
今年上半年,扫描二维码“阅读”及参观上海建筑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这足以见证上海建筑的生命力之强大,以及人们对它的喜爱。
一直以来,古建筑的活化与利用是世界性难题,为此,上海也一直在探索。
欧晓川表示:“以前,上海在开发中对古建筑的态度是‘拆、改、留’,如今变成了‘留、改、拆’,虽然只是顺序的简单调换,却正是反映出来我们在文物保护方面的理念与技术的更新。”
上海的上生·新所位于新华路历史风貌区,由3处历史建筑、11栋贯穿新中国成长史的工业改造建筑和3幢风格鲜明的当代建筑共同组成,新老建筑在这里对话,历史与现代在这里碰撞,让这片土地拥有了独特的魅力。在欧晓川看来:“古建筑保护并不是要将古建筑与周围环境孤立起来,恰恰相反,真正好的保护是让古建筑与新的建筑融合共生,这样一来,才能既传承了文化,又提升了社区的生活品质。”
目前,徐汇区开放的建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开放,如名人故居等,一种是半开放,如交响音乐博物馆等,每周定时开放。由于一些老建筑的容纳空间较小,还有一些建筑自身涉及到一些学校、单位,因此,部分建筑通过预约开放的形式,平衡了老建筑承载量和游客参观需求的问题。
建筑不是冷冰冰的空壳,而是有生命、有灵魂、有温度的。通过“建筑可阅读”,市民、游客能够聆听建筑的声音,读懂它们的故事。“阅读”这些上海的建筑,对这座城市也就会多一分了解。(记者 刘发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1月28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