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驻华大使杜尚·贝拉介绍中国传统水墨画
走进斯洛伐克驻华使馆会客厅,目光便会立刻被满室的中国传统水墨画所吸引:翱翔蓝天的雄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这里展出的一幅幅中国画家画作,向每一位来客诉说着斯洛伐克驻华大使杜尚·贝拉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贝拉甚至现场担当起“讲解员”:“中国画最有意思的是所有意象都有引申意义,比如这幅壶口瀑布让人感受到黄河的力量,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是中国精神的一种象征。”
到中国当大使两年多来,贝拉始终怀着巨大的热情去深入了解中国方方面面。这份热忱,不仅来自于贝拉个人的兴趣,更深植于中斯70年建交史孕育的深厚情谊。
一座农场凝结中斯友谊
对贝拉的采访,从他记忆里关于斯中友谊的两个细节开始。
2019年,在斯洛伐克驻华大使馆举办的庆祝中斯建交70周年招待会上,20多位来自河北沧州的中国小学生齐声用斯洛伐克语演唱斯洛伐克国歌和民歌,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斯洛伐克人。
2016年,几位来自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老人来到河北沧州,在自己父辈的雕像、照片和资料前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感动于中国人几十年来从未忘记过他们父辈的名字。
将这两个细节贯穿起来的,是中捷斯友谊农场。1956年,为支持新中国建设,斯洛伐克的前身捷克斯洛伐克向中国无偿赠送可耕种10万亩土地的农业机械用于装备现代化农场,并派出一批专家到中国传授机械技术和农业科技。为纪念两国友谊,周恩来总理亲自将这座坐落于河北沧州的农场命名为“中捷友谊农场”,即现在的“中捷斯友谊农场”。
“现在我非常高兴去中捷斯友谊农场看看。”贝拉欣喜地看到,“农场所在地已经发展成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有几万常住居民,还成立了高新技术区、工业园区。”
中捷斯友谊农场的蓬勃发展,是中斯友谊之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的写照。贝拉说,新中国成立后第五天,捷克斯洛伐克就成为首批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经过70年的岁月洗礼,两国人民越走越近,“斯洛伐克人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多斯洛伐克人到中国学习中文、投资做生意;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人学习斯洛伐克语,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都开设了斯洛伐克语课程”。
斯洛伐克驻华大使杜尚·贝拉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
科技创新合作为中斯关系增添亮色
中斯合作不仅有70年建交史留下的丰厚遗产,更有紧跟时代潮流的新鲜活力。科技创新前沿领域的合作,为中斯关系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斯洛伐克企业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会飞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