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国学大师饶宗颐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题写校名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百岁国学大师饶宗颐与次女饶清芬、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副馆长郑炜明等领导一起展示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题写的校名,共同祝福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百岁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写“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百岁国学大师饶宗颐一直关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7月11日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题写校名,以此表达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殷殷深情,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美好祝愿。
百岁国学大师饶宗颐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经学家、考古学家、古典文学家、教育家、书画家,也是杰出的翻译家,是当今集学术和艺术于一身的一代英才。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与季羡林合称“南饶北季”。已是期颐之年的饶宗颐身在香港,已很少题字,但得知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题名时,欣然提笔。并以此勉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师生在治学、求学之路上秉持中山先生之校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中山大学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涵盖文、理、医、工、经、管、法、艺等学科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于2005年正式成立。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院秉承我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校训,传承中山大学包容、开放、创新的大学精神和人心向学的优良学风,坚持“三基三严三早”的教学传统,倡导诚信求是、开放包容、笃实创新的精神和“早、正、严、实”的教学原则,力求因材施教、注重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健康人格的养成,在培养人文精神、强调文理医融通、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院不断充实和完善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依托中山大学学科门类齐备和师资实力雄厚的优势,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展开国际教育合作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着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国际教育接轨,又能立足本土实际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十多年来,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一所横跨穗莞两市的万人高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据重要一席。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设有16个系、2个教学研究部:经济与贸易系、法律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艺术设计学系、信息科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系、药学系、管理学系、财务与会计系、公共管理学系、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康复医学系、听力与言语科学系、资讯管理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公共基础课教学研究部,共39个专业。其中听力与言语科学系是国内第二所创办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的高校。十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8届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目前共建有经管、文法、理工、医药和艺术五大实验实训平台,包含“Fab-lab”创客实验室、“医学护理实验室”等160余间实验室,同时学院已与150余家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为满足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验、实践、实训的基地与平台。学院坚持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今年是学院第二个十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学院将加大理工医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学术强校――六大人才计划”,打造高水平、实力强的师资队伍,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中国文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