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去世了,网上又掀起一股今天我和汪国真“很熟”之风,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大家真的都在很认真的重读汪的诗。回想朦胧的少年时光,谁没在笔记本上一首一首地抄下他的诗,谁没在同学录、贺年卡上把他的诗当作赠语呢,所以小编想到第一个词是70、80后成长中的“导师”……
汪国真去世的消息传来,小编想起不读他的诗也已经有十多年了,而且是再也不会去读了。他的诗歌和《读者》、《意林》一样是少年时代感情贫瘠和知识匮乏时代的营养,随着他去世消息袭来的那些陈年旧“句”再翻出来,仍然记忆犹新。
那些年我们从汪导师的诗句里思考理想和道德、畅想友情和爱情、放大离别的意义。
“汪导师”谈为理想奉献:
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汪导师”谈道德: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汪导师”谈友谊和自由:
多少次/想挽留你/始终不能够/因为人世间/难得的是友情/宝贵的是自由
“汪导师”教你怎么约会:
一味的等待/会浪费宝贵的光阴/一味的等待/会把习惯宠坏
“汪导师”教你写毕业同学录:
哪怕前面的风景/更美更好/我都无法/轻抛过去/一展笑颜/尽管人生告别寻常事/真告别时/却又难说再见
汪国真的诗句浅白的不需要解释,这也是他走红的原因。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
他的诗歌迎合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需求,但当时诗歌市场的断档也是重要原因。
80年代,中国曾席卷过一场诗歌狂潮和诗人崇拜热,曾有诗人说“80年代你要不写诗,你简直就是一个荒唐的人。”那时候“捡起一块石头,随便扔向人群,准能砸到一个诗人的脑袋”,北京工体的诗歌朗诵会热闹赛过周杰伦演唱会。
作家刘仰在博客里坦言,那时的诗歌狂热其实是种政治热情,当年的诗歌朗诵会常常都有警察和工人纠察队维护秩序。诗歌同时也挑起了反映民心的重担,一首诗登出来,外国使馆都会打听,它是否是一个政治信号。
但是这个“担子”被拿走了。
80年代末,北岛、顾城等人的关注社会、影射现实的“朦胧诗”退幕了,于是,汪国真那温暖纯情的风吹来,虏获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但这股“年轻的潮”也只能涌动在20世纪90年代。
网友手抄的汪国真诗歌
尽管汪国真的诗歌红遍一个时代,红遍大江南北,但他从来都没有进入主流文学,很多诗人对他避而不谈,诗评家耿占春认为:“诗歌要探讨情感、经验更复杂的层面,不是一个青春期或者流行的社会化的情感。”他的诗过于浅白,在文艺界不能称之为诗歌。
汪老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人民说你是诗人你就是诗人,不被人民承认就什么也不是。”汪诗走红后,连续二十多年盗版不断,他认为盗版是最好的奖牌。
汪国真的诗歌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他的多篇诗歌被选入教材,他说“几个诗人能有这种荣耀?”
此事也引起了很多作家不满。诗人欧阳江河说:“因为汪国真的影响,我们一谈到诗,就智力低下,就不成熟,就变成一个脑残。他的诗起的作用不是提高我们的生命素质,只是在羞辱诗歌。把汪诗放到教材里是毒害青少年。”
曾经有大学生给汪国真递过这样的纸条,“初中崇拜你,高中喜欢你,大一时很少看你,大二以后就不再读你。”其实那些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汪诗如同那些年的《读者》、《意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我们被弃之如敝履。
90年代后汪国真已经淡出流行文化多年了,如今《小时代》的拥泵大抵是不再会读汪国真了,同样书写青春,浅白的汪诗显然太过朴素,已经不能打动现在的少年们了。
但是“霸道总裁”的故事尽管奢华,总是缺了一味真诚。
如今探讨汪国真诗歌留给我们的人生哲理意义已经不大,在这片本身营养乏善可陈的土壤里,汪国真留给我们的只是我们自己必须走过的青葱岁月。
如今虽然汪国真还被称为"诗人",但是他本身的热闹早就跟诗歌没有多大关系了。他玩书法、画国画,甚至摇身一变成为作曲家。
谈到书法,汪国真说:“1993年诗歌出名后,自己经常出席一些社交场合,经常会有人找我题字、写贺词,甚至还有的诗会主办单位要求我用书法写下自己的诗作。每当这些场合字写不好都觉得十分尴尬,所以我就决心苦练毛笔字。”
坊间甚至一度传出他开火锅店破产,街头卖字为生的传闻。
事实上汪国真绝对不至于沦落至此,他的字每平方尺也可以买到3万多。最让他得意的是,一张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礼宾局给他的证书,证明他的书法已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给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
除此之外,汪国真玩起了音乐,自己成立了一个工作室为一些企业、风景区和城市制作宣传歌曲。
他有单位的固定工资、图书再版的版税、作词作曲的酬劳和题字作画的收入,凭这几项,就可衣食无忧。
汪国真坦言很少写诗了,诗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经走到一个尴尬的境地。
有人仿写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文中写到,“既然诗歌不能带来GDP、不能评职称、不能带去面试、不能带来收入、不能娱乐朋友、不能讨恋人欢心、不能成为畅销书、不能证明其才华……简直一无是处,那么还要诗做什么呢?”
也许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诗歌了,我们更不需要汪国真的诗歌了。
汪老,走好!
(中国青年网根据新京报、光明日报等)
汪老去世了,他的诗伴我们走过空虚的少年时代,如今我们粗浅的青春也走到了尾巴上,如果汪老现在还在写诗说不定会成为具有“互联网思维”、擅长“病毒传播”的“成功学大师”,也有可能籍籍无名,卖字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