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石犁的出现为我国犁耕起源的演进历史提供了关键的实证
良渚文化被誉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曙光,这不仅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的前奏,还有就是良渚时期的农业发展,究竟文明的产生,说到底必须要有大量的财富积累,而财富积累又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
专家认为,良渚文化在当时已是全国至少是长江下游经济发展的先进代表, 由于当时起着主导作用的是农业,因此,考察良渚时期的农业情况非常重要。
根据考古挖掘和出土的农作物来看,良渚时期人们的主食是水稻,经鉴定,这些稻谷属于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说明当时已经有着先进发达的稻作农业,同时种植葫芦、甜瓜、芝麻等。
农史专家游修龄教授认为,良渚时期的生产生活用具显然较崧泽、马家浜时期有了很大的演进,在农具方面,种类增加,分工明细,如扁薄的长方形穿孔石斧、有段石锛、石镰等。
突出的新农具是磨制精细的石犁和破土器。石犁有两种形制,一种平面呈三角形,刃在两腰,中间穿一孔或数孔,往往呈竖直排列,可以安装在木制犁床上,用以翻耕水田;另一种也近似三角形,刃部在下,后端有一斜把,可能是开沟挖渠的先进工具,故又称“开沟犁”。这两种石犁都是良渚人发明的新农具,对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博物馆员陆文宝良认为,良渚文化石犁和破土器的出现,是从河姆渡、罗家角的耜耕阶段向人力犁耕过渡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原始农业在经历刀耕(火种)和耜耕(锄耕)两个阶段以后,从良渚以后便慢慢转入有史以后的畜力犁耕了,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良渚石犁的出现为我国犁耕起源的演进历史提供了关键的实证。
工具的进步,意味着产量的增长,这是积累财富、发展经济的主要渠道。
犁耕不仅可以节省劳力,提高工效,更好地改变土壤结构,充分利用地力,而且也为条播和中耕除草技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荒地得到更大面积的开发变成耕地,农业生产水平因此能够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从锄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是中国古代农业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为夏代以后的农业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良渚时期农业的先进性,还反映在采集业、畜牧业和对粮食的利用上。
当时采集的食物有两角菱、酸枣、毛桃、竹笋、蕨菜等;捕猎的食物有鱼类、蟹、鳖、蚬、蚌等水产品和鹿、獐、麋等野兽,原来野生的狗、猪、牛、鸡等则已驯化并饲养成为家禽。人们还从良渚时期陶器中的酒具(滤酒器、双鼻壶、带把杯等)得知良渚先民对稻谷的利用已从单纯充饥发展到酿酒,丰富了食物结构,开发了粮食利用,并促进了礼仪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