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若虚 黄俊杰
2005 年,一场关于“标签”的争论
“豆瓣是个通用的东西。”
在创立豆瓣网十年后,阿北(杨勃)坐在已经有 200多名员工的公司会议室,向《好奇心日报》解释他对豆瓣的理解。“通用”是他一直在强调的词,指的是你在豆瓣上用到的功能,无论是小组、标签,还是豆列,都可以看到来自各个领域的内容,而不只是最初的书影音,这是豆瓣最大的变化。
这个最终的变化经历过 2005 年与用户的一次争论,2007 年与产品经理的一次探索,2010 年与阿尔法城的一次实验,以及用户们时不时会碰上的改版。
正如很多人都听说过的那个故事一样,阿北从 2004 年开始,在北京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独自写代码,一开始想做的是“驴宗”,一个自助旅游相关的网站,但后来意识到读书是一个更加宽广的领域,于是就有了豆瓣。
但是更多的人没有听说过的故事,是他和豆瓣上一名早期用户 Xuer 关于标签的争论。2005 年的豆瓣只有阿北一个人,后来网站的第一批员工,以及当时对网站方向的发展和讨论,都诞生在当时已经注册了豆瓣的用户身上。
那场重要的争论是这样的,豆瓣在那个时候有标签体系,你标记一本书或者电影,就可以在上面打上一个标签,比如说给图书打上“科幻”,或者“鲁迅”,或者“旅行”,阿北主张将标签分开,图书的归图书,电影的归电影,“因为我觉得更纯粹,所以科幻的书和科幻的电影是分开的。”阿北对《好奇心日报》说。
豆瓣上的 Xuer 是受到当时的中文心得集(cnblog.org) 发起人毛向辉的邮件之邀, 2005 年 3 月 24 日加入豆瓣的,豆瓣刚刚上线不久。他并不赞同这种标签的划分方式,认为标签应该可以在两个类别上通用,放在一起。两人争执不下,Xuer 一气之下就将自己在豆瓣的东西全部删掉,当时他标记了大概几百本书。
2005 年,标签对他来说是一件新鲜又令人兴奋的事情,他在博客这样表达:“我本能地感到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机枢就是这个标签 tag,实在草根,实在自由。”他在用的博客,以及当时兴起的社交网络 Flickr 和 Delicious 都出现了这样的标签形式。
“驳杂的信息在人身上其实是统一的,”这是 Xuer 坚持的观点,人们喜欢的不同类别的东西其实都有一个相通的主题,查找起来也容易。打标签的更大价值在于发现臭味相投者,通过冷门标签可以发现有意思的同好。但是在他看来,阿北当时只将标签当作一种分类,“没有在这条路走下去”,这让他感到非常遗憾。
不过十年后推出的豆瓣 App 2.0 版本,就是一种把标签整合起来,将豆瓣变成一个“通用”网站的体现。“就比如有一个减肥的标签,豆瓣所有和减肥有关的书、电影、音乐、小组、日记和相册,都在这个页面下,这是第一步。”阿北说。
其实这也是阿北在星巴克写代码的时候就想做的事情,帮助用户去发现。豆列与最初的标签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把所有领域的东西放到同一个标签下面,供用户订阅和查看,这十年间,豆瓣的多次尝试和改版,也都是在通过不同途径来实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