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周蒙滔。
记者 周 原
凭借在胰腺领域的突出贡献,他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6年),2014年、2017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他本人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
他,就是“瓯越名医”“温州好人”、浙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周蒙滔教授。
把患者从死神手中拉回来
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常被称为“生命杀手”。它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0 至50岁,从发病到死亡,往往就在短短几天。因为病程复杂、治疗时间长、救治成功率低,许多专家往往望而却步,是医学界公认的难题。在中国,每天病死的人数达240人,每年为之耗费的医疗费用高达210亿元。
过去20多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周蒙滔教授始终瞄准“胰腺”靶心,原创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救治体系成功破解了高病死率的“魔咒”,使患者病死率从14.4%下降至4.6%,住院时间从几个月缩短至20余天,医疗费用降低一半甚至更多,被推广到全国数十家医疗单位,治愈患者数万例次。
1995年,尚在攻读研究生的周蒙滔首次接触到重症急性胰腺炎。目睹鲜活生命的逝去,他深深体会到了医者面对病魔的无力。医者的责任使他萌生了将重症急性胰腺炎作为研究对象的想法,立志要扼住这个“杀手”的“咽喉”,把患者从死神手中拉回来。
周蒙滔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存在两次病死高峰。其中,第一次病死高峰发生在发病后1周,由胰腺坏死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最终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这类死亡占总病死的65%;此外,还有30%的人会死于后期的胰腺坏死继发感染,也就是胰腺炎第二次病死高峰。
正是由于该病复杂凶险,且医学界针对这两次病死高峰的防治措施不多、特异性差,才导致了该病的病死率居高不下。
创建综合防治体系,对人体形成保护壁垒
周蒙滔及其团队创建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防治体系突出了“主动预防”“抢先治疗”“精细化救治”的特色。其中,针对第一次病死高峰的“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防治体系”,从源头上控制胰腺坏死,全过程主动预防过度炎症反应,科学预判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实现了提前治疗,大幅降低了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显著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根据疾病进程,胰腺坏死从启动到彻底坏死,约需要10天,这10天成为治疗的窗口期,也是控制疾病的关键时期。“只有从源头上用药物控制胰腺坏死,才能控制疾病的下一步进展,关上疾病发展的‘水龙头’”。
“血胰屏障”是他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所谓“血胰屏障”,原本可以保护胰腺组织免受病原体及有害物质侵袭,但由于它的存在,传统静脉输入的药物也很难透过它作用到胰腺组织,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1995年,周蒙滔在复习文献时发现,有一种给药途径叫做区域动脉灌注技术。他敏锐地意识到,类似这种将导管插至病灶给药的方法或许可以突破“血胰屏障”,提高胰腺组织内的药物浓度。受此启发,他带领团队开始在实验犬身上作模拟实验,证实区域动脉灌注技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1999年,周蒙滔在临床上开展了第一例区域动脉灌注技术。为充分保证患者的安全,他一连数日吃住都在病房,守护在患者身旁,时刻观察病情,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果然,这种“直捣病灶”的给药方式,使药物巧妙地突破了顽固的“血胰屏障”,胰腺组织里的药物浓度大幅提高,达到了从源头控制胰腺坏死、“主动预防”早期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目的。
作为最早研究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团队之一,周蒙滔总结出了国内外第一个区域动脉灌注的规范化方案。同时,他们又首创了抗炎、抗氧化、主动诱导细胞凋亡等治疗方案,让疾病的发展“止步”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阶段,及时控制住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此外,周蒙滔团队还创建了“分类回归树模型”预判胰腺炎病变的严重程度,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从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筛选出来;构建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判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诊断准确率高达96.2%,这些都为“抢先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赢得了宝贵的时机。
创建四联预防策略,“全过程、无死角”防控感染
除第一次病死高峰外,还有30%的人会死于胰腺坏死继发感染,也就是胰腺炎第二次病死高峰。
如何防治感染期引发的死亡呢?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出现坏死继发感染后,就根据经验进行开腹手术,其结果往往是多次手术,不仅手术费用高,不少患者还死于治疗的过程中。
对此,周蒙滔提出将防治策略由传统的“治疗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兼顾防治”,总结出“区域动脉灌注减轻胰腺坏死-中药灌肠灌胃加强早期肠内营养-防止肠道内菌群移位至胰腺-区域动脉灌注抗生素对胰腺局部进行杀菌”的四联预防策略,搭建了全过程、覆盖式、主动预防的屏障,将患者胰腺坏死继发感染发生率从40%显著下降到5%。
此外,周蒙滔团队还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方式、出血、与血管的关系、腹膜后坏死范围等指标,独创了手术时机抉择的量化标准,使手术更具有科学客观的依据,避免了单纯的经验性手术。
分型施治,实现精细化、标准化诊治
多年来,周蒙滔每天几乎都只睡五六个小时,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门诊、手术和科研上。读博期间,白天做手术,晚上熬夜搞科研,成为家常便饭。由他首创并命名的胆源性胰腺炎分型施治方案,就是在半夜写出来的。
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胰腺炎中最常见的是胆源性胰腺炎,占总数的六成以上,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分型诊治标准,给精细化救治带来了诸多困扰。对此,周蒙滔及团队首次提出了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并命名了四型2分法,建立起胆源性胰腺炎分型施治方案,达到了精细化诊治的目的。
引领胰腺炎诊治发展方向
周蒙滔及团队的研究成果意义重大,成效明显。目前,创建的一系列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的系列技术已在全国数十家医院推广应用,独创的救治体系也为其它危重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经权威专家鉴定,该研究是国内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领域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之一,多项原创性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2017年8月,周蒙滔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了由外科主导、多学科联合的胰腺炎诊治中心,这也是我国首个胰腺炎单病种专病专治的医疗单元。它的成立,突破了传统胰腺炎临床管理的固有模式,改变了以往急诊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及ICU都能收治胰腺炎患者,但治疗方法不一、疗效不一的混乱局面,是周蒙滔及团队为胰腺炎诊治带来的“新支点”。
中心运行半年来,前期总结的以“主动预防”“抢先治疗”“精细化救治”为特色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规范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标准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治愈率显著提高,顺利实现了“发病第一时间前来就诊的患者全部治愈”的既定目标,为解决4.6%的病死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周蒙滔说:“解决了这个壁垒,就可以宣告胰腺炎是可以治愈的了。”
抗击“癌症之王”迈出重要一步
胰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难医治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五年生存率仅5%左右,平均生存时间约8个月,是周蒙滔团队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方向。
周蒙滔发现,“胰腺癌”之所以可怕,主要原因在于生物学行为恶性度极高,且在病变过程中,恶性度会呈级别式快速上升。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与团队历时十余年,以降低生物学行为恶性度为切入点展开阻断胰腺“炎癌转化”新方法的研究。
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生物学行为导向的胰腺癌诊治理论,创建了一系列突出“逆转耐药”“植物提取物治疗”“基因干预”等特色的诊治新技术,开辟了降低“胰腺癌”生物学恶性度的新途径,达到了显著提高胰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率、有效延长生存时间的效果。
2017年,周蒙滔以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斩获了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我们只是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一点一点解决”,周蒙滔表示,未来他们将全力以赴挑战胰腺癌这个世界医学难题。
诠释“救死扶伤”的真正意义
多年来,中国人的勤劳、坚韧,科学工作者的严谨和进取精神,在周蒙滔的血脉中静静流淌,支撑着他一直在胰腺领域不断探索。
作为肝胆胰外科权威专家,他每年完成大量的开腹手术和腔镜微创手术、胰腺肿瘤手术切除技术,微创治疗理念达国内领先和国际水平,并为外科领域培养了78名硕博研究生。截至目前,他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9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布SCI收录论文51篇,累计影响因子238.5,发明专利授权3项,出版专著3部。在他的领导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实验室成功入选浙江省胰腺肝脏危重性疾病诊治新技术重点实验室。而他本人也兼任了《肝胆胰外科杂志》主编、浙江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任职。同时,他还牵头成立温州医科大学肝胆胰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身兼医、教、研与管理等多项工作,繁忙是不言而喻的。但不管有多忙,病人在他心中总是第一位的。“作为一个外科医生,我们的手术刀,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周蒙滔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