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晋宁区坚持“三个着力”擦亮郑和文化名片,推动郑和文化传承弘扬,打造郑和侨乡文化品牌,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和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晋宁区于1987年在全省率先成立晋宁郑和研究会,利用郑和故乡第一资源,积极开展研究活动。郑和纪念馆(晋宁博物馆)成立后,汇聚一批有志专家学者,研究郑和的生平及其伟大历史功绩,挖掘郑和文化,弘扬郑和精神,编印了系列乡土教材和文化丛书,形成《通俗郑和志》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大大提升郑和纪念馆(晋宁博物馆)的学术积淀和展教水平。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纪念郑和、研究郑和、宣传郑和、弘扬郑和精神已成为常态,成为晋宁、昆明乃至海内外文化现象,“敢为人先、敬业奉献、睦邻友好、开放包容”的郑和精神在海内外被发扬光大。如今,海内外有许多与郑和有关的山水、建筑以郑和名字命名,如:晋宁有郑和公园、郑和路、郑和文化广场等,马来西亚有三宝公庙、三宝塔等,马六甲有三宝宫、三宝城等。
坚持“广”处着力,大力开展郑和文化宣传
制作郑和文化小视频,依托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线上宣传;依托“中国航海日”、“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组织“流动博物馆”进学校、进基层、进社区开展线下宣传;编辑出版《晋宁文博》,刊登晋宁和国内外研究郑和文化的学术专著;举办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邀请国内外郑和文化专家学者及相关代表人士参加;接待海内外游客和团队参观考察,以郑和文化为纽带,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民间往来和民意相通,增强海外侨胞对祖国(籍)的文化认同感,增进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近年来,开展郑和文化进学校、进基层、进社区40余场,拍摄郑和文化小视频20余个,出版《晋宁文博》6期,每年举办郑和文化旅游节,郑和纪念馆(晋宁博物馆)先后接待来自海内外游客1000余批次100万余人,其中有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和归侨侨眷。
坚持“实”处着力,大力夯实郑和文化基础
建设郑和公园,公园内建有郑和纪念馆(晋宁区博物馆)、郑和塑像广场浮雕、三宝楼、郑和之父马哈只墓、郑和碑林等。近年来,在各级的关心支持下,先后投资700余万元,多次对公园进行提升改造。修复了马哈只墓、郑和纪念馆、泥塑珍禽异兽园,修缮、彩画了北大门、三宝楼、玉皇阁,完成北大门至罗盘广场主轴线道路、绿化工程等。积极申报实施郑和侨乡文化建设项目,依托环滇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逐步开发“郑和”像束口抽绳双肩包、“郑和”像流苏木尺、纪念书签等郑和元素文创产品29种。在太史村建设三宝食府,打造以滇池沿岸为重点的郑和文化产业集聚区。近年来,郑和纪念馆(晋宁区博物馆)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市、区等多项荣誉。2023年,成功入选第十一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来源丨晋宁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