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12日一天就有1.2万多人抵达慕尼黑火车站。13日,德国内政部长托马斯・德迈齐埃宣布恢复对德国与奥地利边界的管制,并暂停申根协议。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难民潮。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说,这项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欧洲的“价值观及其本身存在的理由”提出疑问。14日,欧盟国家内政部长将于布鲁塞尔召开会议,但他们很难就配额达成基本协议,也很难消除这场危机凸显的深刻分歧。
在欧盟成员国内部,难民大批涌入导致一部分被排外政党紧追不放的右派人士竞相许下民粹主义承诺。意大利、荷兰和法国都是如此。移民危机同样导致像丹麦和瑞典这样长久以来一直很亲近的国家对立起来:在难民接待问题上,丹麦是最主张限制的国家之一,而瑞典的态度最为开放。
但最明显的裂缝体现在2004年至2007年间加入欧盟的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与欧洲计划的奠基者西方国家之间。在伦敦、柏林、马德里和巴黎,本周末有数万人通过游行支持接纳移民,而与此同时,在布拉格尤其是华沙,支持民族主义极右势力的示威者们称移民是日渐猖獗的恐怖分子。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是反对强制配额阵线的带头人,他准备调动军队在边境地区设阻,并在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下逐渐加强反移民措施。民意调查很能说明问题。近80%的斯洛伐克人反对接待移民,75%的波兰人持类似观点。
欧洲两部分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明显,而就在1989年后,这些国家还将欧洲的人员自由流动视作柏林墙倒塌的最大成果,而且这些国家的很多侨民都充分享受到了这项政策带来的好处。然而,拒绝叙利亚和伊拉克难民不仅仅是“最后一名来客想把自己身后的门关掉”这种心理这么简单,而是同样反映了人们在欧洲构建理念上的深刻差异。尽管欧洲在制度上实现了经济和生活方式趋同以及一体化,但思想状态却几乎没有改变。
巴黎政治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中欧问题专家雅克・鲁普尼克强调说:“这些国家还保留着单一国家的民族和语言观。而且,在经历纳粹罪行、犹太人种族灭绝和二战后斯大林强制推行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德意志民族――迁徙之后,这些社会的人员构成太单一了。”他提出:“对这些没有殖民经历的国家而言,欧洲推行的多元文化政策是一种冲击。”它们的欧洲理念是构建一个建立在显然是以基督教为根源的要素基础上的文明和文化空间。
眼下起码要达成一个最低程度上的协议,为那些涌入移民最多的国家减轻负担。仅德国、意大利、瑞典、英国和法国这五个国家就聚集了75%的避难申请者。因此才有了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提出的分摊负担的“强制”配额构想,主张接纳16万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保证法国将在两年间接待2.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