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非手拉手系列报道之七):中国企业扎堆儿投资非洲 各方呼吁理性投资规避风险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蔚、律德伦):根据2013年发布的《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非洲目前已成为中国二大承包工程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非洲大陆,寻找商机。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中国企业扎堆儿进入一个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非洲,中资企业在这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就连承建了赞比亚最大水电站扩建项目的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中水电)也感到了压力。中国水电十一局赞比亚公司的总经理刘本江说:“我们原来来之前对我们承包企业来说,中水电是在赞比亚是唯一一家央企,现在我估计,央企来了有6、7家了,央企级别的。这个数量上来说来了很多。就是竞争啊,对一个公司来说竞争就加剧了,而且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
刘本江所说的情况,得到了中国银行(赞比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军的证实。自从1999年进入赞比亚以来,中行为不少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周建军说,目前,扎堆严重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当地面临的一大问题:“早一些年的时候,政府如果有一个项目,大概招投标参与竞标的企业大概会有两到三家,现在可能翻了十倍都不止了,就是各类且都在往这边集聚。”
企业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带来的是竞争,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只是看中了非洲的商机,但对当地的风险并没有清晰地认识。中国银行(赞比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军说:“一到这种大的项目的时候,我们的企业抢的就非常凶。而且没有考虑到这种风险,没有考虑到你中标之后的风险。因为目前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们赞比亚财政赤字情况这么严重,然后这个项目资金的支付已经面临到一些困难,其实对我们企业来说,你中标了以后,做完了之后你面临着一个工程款回收的一种风险在里面。”
不仅对企业本身有风险,对当地市场上所有的中国企业同样有危害:“这个市场,客观讲这个市场没有那么大,而我们来的人,有这么多企业往这边挤的话,会造成市场竞争的一种混乱,这就会对我们企业造成一种恶性竞争。”
不仅是中国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由于企业数量大量增加,不少新进入的企业不了解当地法律和风土人情,经常会和当地产生矛盾。中国驻赞比亚经济参赞柴之京说:“从工程的施工能力来讲,融资能力都没有问题,但是就是在投资的,因为投资除了融资能力,施工能力,可能更主要的还是对国家的一个判断,从政府到国家的前景,到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怎么样跟当地的企业去打交道,怎么样跟当地人打交道,怎么样跟当地周边的社团,宗教,劳工,七七八八这种组织,怎么样跟人家去打交道,这可能是我们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理应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当地实现共赢。但如果盲目地扎堆儿,则既损害企业自身利益,也有损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形象。而这种状况不仅仅赞比亚有,在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其他非洲国家都存在。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企业在进入一个国家之前,没有对市场进行过充分调研。对此,中国驻桑给巴尔总领事谢云亮表示,企业在选择到非洲兴业之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做到理性投资。
谢云亮说:“你要是想成功,你要注意哪些,你要选好项目,当地的资源是什么,法律法规是什么。”
中行(赞比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军也强调,由于历史原因,非洲国家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因此,中国企业在走进非洲之前,一定要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规避法律风险:“非洲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都不一样。走进非洲的话,首先一点,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法律。其实,这些非洲国家的法律非常健全,法律文件可以堆得很高很高。如果按照在中国的经营方式和中国的环境来判断非洲的这些国家的环境,风险是非常大的。走出来的企业首先要规避这些法律风险。一定要在对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该国的法律,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