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路易斯·蒙萨尔韦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专访。 (摄/海外网 付勇超)
出任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对路易斯·蒙萨尔韦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长期经商的蒙萨尔韦此前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从政,但当2018年底面临是否到中国当大使的选择时,他立刻欣然同意,“因为来中国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从2019年3月起来华工作的蒙萨尔韦还沉浸在“发现新大陆”的新鲜感中,他像怀有旺盛好奇心的孩子一样去探索中国这个巨大的“宝藏”。
“来中国的每一天都是新奇的。”蒙萨尔韦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有广阔的大好河山,有善良可爱的人。我希望能在中国待久一点,直到我能够真正地了解中国。”
从“商业好手”到驻华大使
蒙萨尔韦个人职业生涯看似“意外”转轨的背后,是哥中深化合作的“水到渠成”。
作为地区第一大煤炭生产国、第二大咖啡出口国、第三人口大国、第四大经济体、第五国土面积大国,哥伦比亚毫无疑问是拉美重要国家。近年来,随着哥伦比亚国内“和平计划”的逐步落实,政局和社会秩序逐渐趋稳,与国际合作的条件和空间明显改善和扩大。
2018年8月就任哥伦比亚总统的杜克十分重视与中国这个“世界经济大国”深化经贸合作,不久前杜克总统的首次亚洲行即选择出访中国。打破常规任命虽是“外交素人”却是“商业好手”的蒙萨尔韦担任驻华大使这一要职,也包含着新一届哥伦比亚政府对发展哥中经贸合作的厚望。
谈起哥中拓展经贸合作的可能领域,蒙萨尔韦如数家珍。“不仅拉美、从整个美洲来说,哥伦比亚也是人口大国,人口仅次于美国、巴西、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建立良好商贸关系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与美洲地区的合作。”蒙萨尔韦说,目前哥伦比亚有超过80家中资企业,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高科技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未来希望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到哥伦比亚投资兴业。
与此同时,蒙萨尔韦表示,中国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哥伦比亚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咖啡、鳄梨、牛肉、香蕉、鲜花等特色农产品的对华出口。
看好“国际范儿”中国企业家
深入中国社会挖掘哥中经贸合作的潜力,就无法忽视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从1995年只有3家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展到2019年中国企业以129家的上榜数量史无前例超过美国登顶,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的奋斗史是读懂中国经济故事的一把钥匙。
在曾经的“同行”蒙萨尔韦看来,“中国企业家很有责任心,脚踏实地,非常勤奋”。蒙萨尔韦把高科技领域的中国企业家称为“新型商人”,称赞他们“十分具有创造力,越来越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中国企业家在世界舞台的崛起,也是中国各领域日新月异发展的折射。虽然在中国常驻时间迄今只有几个月,但已足以刷新蒙萨尔韦对中国的认知。他说,一些拉美人对中国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但中国工业、社会、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早已超出过时的偏见。尤其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在脱贫事业上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值得拉美国家学习借鉴。
“飞速发展的中国,展示给世界的是一幅积极向上的图景。”蒙萨尔韦相信,“来过中国的哥伦比亚人一定会对这里感到惊喜。”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路易斯·蒙萨尔韦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专访。 (摄/海外网 戴尚昀)
在中国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2020年恰逢哥中建交40周年。将两国关系推向新高度,离不开深化经贸合作的“助推器”,也少不了人文交流合作的“粘合剂”。在采访中,蒙萨尔韦数次谈到两国加强人文交流合作的巨大潜力。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哥中两国联系了起来——几乎每一个经历过1980年代的中国作家都从《百年孤独》里获得了革命性新生,彼时中国各大学中文系学生言必称“魔幻现实主义”。蒙萨尔韦对此深感自豪的同时,也希望有更多哥伦比亚人通过中国作家的作品拓宽认识中国的管道。蒙萨尔韦饶有兴致谈起他读过的莫言的《红高粱》、麦加的《解密》,“在一些中国作家身上能找到与马尔克斯的共通之处”。
蒙萨尔韦希望两国人民从文学中认识彼此,也希望两国人民通过更直接的方式走近相互的日常生活。像普通人一样游历中国各地是蒙萨尔韦偏爱的方式。就任驻华大使不久,在没有人接机、没有特意安排行程的情况下,中文零基础的蒙萨尔韦和妻子就到成都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过去语言不通等问题或许会给两国人民相互交往造成障碍,但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应用的出现让人们更容易实现自由交流。“在中国,无论想去哪里、想做什么都可以通过手机便捷地查找,游玩体验非常舒心愉快。”蒙萨尔韦说。
蒙萨尔韦鼓励越来越多哥伦比亚人到中国旅游的同时,也向中国游客发出了热情的邀请。蒙萨尔韦表示,现在越来越多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去探索未知之地,哥伦比亚就是一个很好的目的地。“我们有海岛,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地形地貌,如果中国游客来到哥伦比亚,一定会感受到这里独特的魅力。”
(文/人民日报海外网 孟庆川 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赵苑)
本文系人民日报海外网“我在中国当大使”栏目出品,特别鸣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