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通过开放,取天下之长、补己之短,对任何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人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需要各国通力合作。但是,一些国家却将困扰世界的问题、影响本国发展的矛盾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实行短视封闭的狭隘政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泛起。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高高举起全面对外开放的大旗,其中的逻辑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纵观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判断,那就是: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中国有信心和勇气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大幅度提高。这些都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改革推动发展,开放带来进步。如今,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可以说,“中国与世界”这个命题,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如何与世界衔接沟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中国要不要继续对外开放的问题,而是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里,中国作为其中越来越重要的一员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
当前,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个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必经阶段,我们要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唯有如此,中国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朝着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稳步迈进,也才能同其他国家实现更广更深的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当前,一些国家在经济上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在政治上奉行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和文化排外主义抬头。这折射出一种在面对国内治理问题和全球治理问题上不理性、不负责的态度。面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固守零和思维,奉行“丛林法则”,走向关门主义、孤立主义,不但丝毫无益于问题解决,而且只会加重问题,甚至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
世界上问题和挑战越多,越要通过开放与合作来寻求解决之道;风险和危机越多,越要各国通过沟通协商来处理和管控危机,进而化危为机。人类不能再次落入历史上曾出现过的零和博弈之中,各种文明需要交流互鉴。世界原本就是生物多样、文化多元,没有哪个国家能将自己凌驾于他国之上。承认、拥抱这些“多”,走和而不同之路,是生存之道、发展之道、繁荣之道、和平之道。各国应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利益交汇、责任共担中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通向未来的光明之路。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习近平主席引用这句古语说明顺应时代潮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既然和平与发展是潮流、主流,合作共赢是趋势、方向,我们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走开放之路。历史与实践终将证明,开放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是一条通向和平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黄平)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18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