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东楮岛上的风力发电机。杨志礼摄(人民视觉)
国家电网工作人员与供电服务人工智能指挥员现场互动。梁德斌摄(人民视觉)
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观众在体验5G远程驾驶。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江苏泗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天岗湖区域。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出门不用带钱包,拿出手机轻轻一点,支付变得简单而快捷;
参观游览、办理入住,不用出示凭证,镜头前一站,人脸识别取代了繁琐的流程;
选购爱车,新能源品牌热起来,充电越来越方便,还保护环境,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基于科技创新的众多丰富应用,在中国催生了一大批全球领先的新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沉甸甸的获得感。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持续、显著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科技感十足的无人驾驶汽车、智慧灵动的工业机器人,还有对标国际领军企业的各种高科技零配件,众多创新产品及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新产业如同魔棒,让中国经济新意十足。互联互通的光网打基础,让“互联网”和传统产业融合蝶变;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做支撑,有了红包“摇一摇”、支付“扫一扫”。有的新产业成为国外追逐、模仿的目标。
“中国经济转型是一个‘成功的故事’。”国际劳工组织曾如此评价。在这个新意迭出的故事里,新产业正放射出耀眼光芒。
告别断电缺电,能源结构更佳 风光无限 新能源点亮生活
“绿电15天”——青海创造新的世界纪录!2019年6月9日0时至23日24时,连续360个小时,青海所有用电均来自水、太阳能以及风力发电产生的清洁能源。
27年前,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下,美丽的青海湖畔建起一座4千瓦光伏电站。如今,距此几十公里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上,一排排中国制造的光伏发电板鳞次栉比,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截至2018年底,青海新能源装机1229万千瓦,已超过水电成为第一大电源,集中式光伏装机956万千瓦,居全国第一。
青海新能源产业崛起之路是中国能源发展实现历史巨变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能源事业发生沧桑巨变。1949年,能源生产总量仅为0.2亿吨标准煤。天黑了靠煤油灯、蜡烛照亮,是当时中国人的常态。经过70年快速发展,中国能源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一跃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基本形成了煤、油、气、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充足的能源供应改变中国,电脑、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今天的生活离不开电,年轻人更是没有了断电、缺电的记忆。
中国能源结构也在大幅优化改善,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发展动力由传统能源加速向新能源转变,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
如今在中国,由北到南、自东向西,“风光”无限的场景随处可见:在距离辽宁省庄河市岸线20多公里的北黄海上,数十个“大风车”错落有致,不停转动,这个海上风电场年发电可达7亿千瓦时;在海南省应示村村委会门口,篮球场上方7米处由上百块光伏板组成的“遮阳伞”格外引人注目,这个“空中电站”日发电量约400千瓦时;在新疆,风能和太阳能富集,乌鲁木齐、哈密、昌吉等地已形成风电、光伏、输变电等装备制造业园区产业,产业集中度超过90%……目前,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发电技术快速进步,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本报记者 邱海峰)
从“基本靠喊”到“5G” 万物互联 中国进入“光时代”
进入2019年,中国三大运营商拿到5G牌照、多个手机厂商推出5G手机、多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基站……5G时代真的来了!
网络连接延迟将缩短至4G时代的千分之一,网络的可承载容量与传输效率将提高100倍。这背后,离不开一根根神奇的“玻璃丝”——光纤的铺路。
“通信里程一远,基本靠喊。”新中国成立初期,通信工业基础设施极端落后。全国长途电缆达1635皮长公里,电话用户总数达21.8万,电话普及率仅为0.05部/每百人。
1976年3月,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一个厕所旁的简陋实验室里,中国科研人员用“土法上马”拉出了中国第一根光纤——长17米的“玻璃丝”。随着第一根光纤的诞生,中国通信业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2年后,1978年,全国长途电缆达11864皮长公里,电话用户达193万户,电话普及率增至0.4部/每百人。
70年,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光缆线路长度由1997年的55.7万公里增至2018年的4358万公里,年均增长23.1%。
2019年的武汉光谷因“光”闪耀。这里有着世界上尺寸最大的光纤预制棒,可以拉出2万公里的光纤。直径还不到125微米、只比头发丝略粗的光纤,强度却比同等粗细的钢丝还要强,可同时容纳多达300亿人通话。
为适应5G对光纤光缆提出的更高要求,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了新款G.654.E光纤。从2010年开始,G.654.E光纤的研发工作历时7年,已被验证是5G网络陆地干线传输的最优选择。
“百兆光纤入户已基本普及,2019年将推动千兆光纤入户。”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说。这是今天许多发达国家也未必做得到的事。
1G时代“大哥大”只支持语音呼叫,2G时代人们通过彩信、飞信交流,3G时代智能手机兴起,4G时代视频通话高频率使用,再到5G时代中国进入第一梯队,万物互联成为可能,一个“全光时代”正在来临。(本报记者 徐佩玉)
不是“傻大黑粗”,制造业越来越“聪明” 智能制造 机器人大显身手
一条条标准的生产线、众多壮实的“机器手臂”、数百平方米的车间只有寥寥几人……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东莞的生产车间内,“机器换人”迎来热潮。
“装夹环节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节省了70%以上的人力,产品开发周期也大大缩短。目前单条线可同时制造9种产品,以前只能制造1种。”劲胜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还是在东莞,拓斯达厂区的工业机器人装配测试车间内,近百台机器人排成5列,有节奏地进行出厂前的自动测试。不久后,它们将进入更多工厂的车间,成为生产的主力军。
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工业机器人成为主角之一。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展台,国内首个工业机器人云诊断开放平台吸引了不少参观者:该平台可实现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智能调度等功能,正式开放后,可实现工厂端用户自主接入,帮助企业实现工业机器人上云。
今天的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大显身手。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达到14.8万台套,占全球产量的比重超38%,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不仅仅是工业机器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展加快,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8年9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7.8%和48.5%,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在服装、家具等行业加快推广,协同研发制造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日益兴起,制造业的大脑越来越“聪明”;工业互联网更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家电等行业,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了50家。(本报记者 邱海峰)
外媒点赞新兴产业
■中国生产链中的机器人革命正在大步向前发展。近年来,中国的机器人企业数量成倍增长,出现这种现象得益于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
——埃菲社
■欧洲并非电动车上路最多之地,中国才是。在中国,仅2018年就卖出2270万辆,超过世界其他国家之和。
——《连线》杂志
■有几个国家竞争5G技术,中国之外还有美国、日本和韩国。而中国已经在移动市场领先世界,有望到2025年占据全球5G网络的40%。
——《约旦时报》
■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智能语音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占据了全球总出货量的一半以上。
——美国“风险投资节奏”网站
■全球的光伏发电根本离不开中国,中国产光伏面板占全球市场份额超七成。除了产品呈现席卷之势外,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也不容小觑。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9月04日 第 07 版)
【海外版国庆特刊·工业篇】工业大国 脊梁挺立
【海外版国庆特刊·工业篇】大国重器 中国底气
【海外版国庆特刊·工业篇】新兴产业 新意十足
【海外版国庆特刊·工业篇】70年工业化,那些难忘的“第一”
【海外版国庆特刊·小康篇】全面小康,一个不少
【海外版国庆特刊·小康篇】中国人过上了好日子
【海外版国庆特刊·小康篇】数读小康
【海外版国庆特刊·崛起篇】70年,大写的新中国
【海外版国庆特刊·崛起篇】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海外版国庆特刊·崛起篇】中国发展 全球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