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内地高校迎来开学季。在毗邻港澳的广东,港澳台侨生与内地新生一起,开启了新学年。在内地高校求学是怎样一种体验?多名在粤香港籍学生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求学故事。他们认为,多看多听多体验,多一些了解,在这里将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宽广的人生舞台。
深耕专业,提升职业本领
几天前,在位于广州大学城内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区,穿着学院志愿者服的容铭辉引导新生报到,忙上忙下。这个就读于该校国际学院中医学专业二年级的香港男生,如今已经非常熟悉校园的生活。
2000年出生的容铭辉从小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读古典小说。“那时,看小说中写到中医用针灸疗法,一针扎下去,病人的病很快就好了。我觉得非常神奇。”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容铭辉就立志来内地学医。高中毕业,容铭辉通过考试被广州中医药大学录取。这所学校是中国内地最早开办的中医药院校之一,有着30多年招收港澳学生的历史。
容铭辉说,来到这里,就立刻爱上这里的中医氛围。“学校有国家二级中医药博物馆,里面有丰富的药材标本,我很喜欢看那些美丽的标本。校园内,还有一座药王山,里面种植很多药草,我喜欢闻药草的香味。”
但更让他受益的是这里的中医大师,还有“大医精诚”的文化精神。他说,在这儿学会了本领,以后无论在哪里都有用武之地。
多元实践,开拓人生视野
与容铭辉同专业的大三学生周俊伟则更喜欢学校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在来内地上学之前,周俊伟已经在香港取得中医副学士学位,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在这里,他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的实践技能。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在广州番禺区祈福医院的实习经历。“当时在眼科、心内科、针灸科、推拿科都待过,跟着主治医生一对一的学习。遇到具体的病例,师傅会跟我们详细讲病情。要怎么开药,怎么治疗,会手把手地教。”周俊伟说,这样深入的临床学习,是非常宝贵的机会。
据了解,除了组织学生到内地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广州中医药大学还组织“假期不打烊”等校友走访活动,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返港、返澳跟着当地的校友跟诊学习,掌握更多中医实战技能。
在职业实践之外,广东高校还为港澳台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国情国史研学活动。陈童是暨南大学应急管理专业的学生,她说学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概论等国情教育课、通识教育课。这些能帮助自己更好地认识祖国,了解祖国。
“学校会组织中国文化之旅,我们可以去延安、西安、新疆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去了解国家的历史和传统。这些对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很有帮助。”陈童说。
据了解,在以中国“华侨最高学府”闻名的暨南大学,面向港澳台侨生的中国文化之旅活动已经形成品牌,仅今年暑假就有500多人成团出行,在游历中增进对祖国的了解。
大湾区发展,迎来创业就业机遇
今年6月份从暨南大学毕业的施嘉祖选择留在广东创业。求学期间,这位香港青年已经在寻求自己的创业机会。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发展,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港澳学生选择留在内地发展。企业也有寻找港澳人才的需求。”施嘉祖说,之前在学校的学生组织工作,做了很多企业与港澳学生对接的工作,从中发现了创业的机会。
今年4月,施嘉祖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合作伙伴一起为港澳求职者和企业提供人才输送方案。
“三地法律、政策不同,我们设立了专门的法务团队,帮助求职者、企业做沟通、对接;我们还有跨境商贸团队,跟外贸公司、政府对接。他们的这些需求,就是我们的机遇。”施嘉祖说。
同校的港籍学生谢彬华也准备在大湾区寻求自己的职业机遇。谢彬华是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去年6月,该学院港澳台侨学生“未来工程师”国际CDIO培养计划启动,入选学生有更好机会参与项目,提升自我。谢彬华加入了硕士阶段的课题团队。
“本科生能加入硕士阶段课题团队,对我既是挑战,也是激励。当时接触了工程建模安全预警领域,这让我逐渐明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谢彬华说,香港的建筑市场偏向饱和,粤港澳大湾区建筑行业有市场、有前景,自己在这边能有很多机会。
谢彬华说,来内地几年,发现内地发展速度太快了,和以前想的根本不一样,还是要来多看看、多体验,才能发现、拥抱更大的机遇。(新华社广州9月3日电 记者周颖、郑天虹)
原标题:“多一些了解,拥抱更多机会”
——开学季在粤港籍学生分享内地求学故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9月04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