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时300多公里的高铁、快速的4G网络、便捷的移动支付……我在内地读书期间,真切感受到国家的飞速发展,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发展助力的信念!”家住香港的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罗代众说。3年前,她通过联招考试进入华侨大学。
刚刚过去的暑假,罗代众由学校推荐参加了港澳青年学生南沙“百企千人”实习计划。当得知广州每年将从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外资企业筛选不少于3000个工作岗位,设立总规模10亿元覆盖创业各阶段的港澳青年创业基金,并筹建1000套港澳人才公寓时,她非常兴奋:“我能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我们港澳青年的关心与支持!”
记者从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获悉:今年,内地高校面向香港招生工作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361所内地高校共录取香港学生7000多人,其中本科生6000多人、研究生近700人。截至2019年6月,共有1.57万名香港学生在内地3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习。
内地就学:
多种途径向香港学生敞开大门
“在香港本地,能考上心仪大学竞争非常激烈,想读中医就更不容易了。中央政府考虑到香港高中生的升学压力,开辟了多种入学渠道,我和很多高中同学因此有幸来到内地求学,大家至今都心怀感恩。”来自香港的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刘盛豪说。
今年是刘盛豪在内地就读的第七个年头。得益于学校的“港澳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计划”,研究生一年级时,他就考取了香港执业中医师资格。因为表现优秀,他还被学校推荐加入高层次行业协会,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国际针灸高峰论坛。“今后,我最期待的工作状态就是周一到周五在内地执医,周六到周日在香港执医。”刘盛豪对未来充满期望。
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香港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到内地就学,目前已形成多元招录模式。近年来,内地高校招收香港学生院校数量越来越多,招生院校中很多都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有支撑区域发展的特色优质学校。2019年,具备内地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及港澳台地区本科生考试(简称“联招考试”)资格院校有336所,比去年增加了20所;具备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资格院校有225所。
厦门大学在香港学生培养上有着优良传统,早在1985年,厦大就开始招收港澳台侨学生。近年来,学校对港招生规模有所上升,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在校学生多在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等学院的优势学科就读。
据悉,为支持解决香港副学位毕业生学额不足问题,满足香港学生多样化升学需求,教育部还将华侨大学作为试点,自2016年3月起正式开展招收香港副学位毕业生衔接学士学位课程的工作。
同等待遇:
对香港学生和内地学生一视同仁
当年走进大学校门,罗代众心里有点忐忑,但温暖很快包围了她,学校针对香港学生制定了培养方案,还开展互帮互助学习活动。
“我和内地同学一起去自修室学习、一起到操场跑步,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总是耐心解答,让我非常感动。”罗代众说。如今,她已连续3年获得“港澳台奖学金”一等奖,还得到“李喜发香港学生奖学金”等。
让罗代众印象最深的是在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活动中,去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调研,亲身了解这个小乡村从不通车、不通电到今天脱贫致富的巨大变化。不久前,她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十分感动:“这么多年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依旧牵挂着这个小乡村,可见国家对老百姓的重视!”
同吃同住,一视同仁。“国家有一系列举措,为我们在内地就读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不少在内地就读的香港学生如是说。
在复旦大学,香港学生与内地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一同参评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等,执行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享受相关待遇。
在厦门大学,从收费到学习管理、生活管理,香港学生管理已基本与内地学生趋同。香港学生统一纳入各学院管理,与同学院的内地同学一起住宿。为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还专门为新生提供为期两周的过渡性学业辅导,并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
广州中医药大学也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为香港学生提供帮助与支持。
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国家出台便利香港学生在内地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的政策出台频率更高、力度更大、内容更实。目前,港澳台学生与内地学生同等待遇,享受同等医疗,可以获得国家设立的港澳台专项奖学金。
搭建平台:
便利香港学生在内地就业创业
“我心里有个‘教师梦’,老师知道了,就支持鼓励我考取内地的教师资格证。”毕业于复旦大学的胡文清说。2012年,她进入复旦大学医学实验班学习,本科毕业后,又考取了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如今,胡文清已经如愿以偿,成为上海中学国际部的一位专职生物教师。
就业,是每个学生心头最牵挂的事之一,也被学校惦记在心上。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香港学生与内地学生一样享受就业指导,还可以报考内地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师资格证,符合条件的可以在内地执教。
在复旦大学,每学期召开一次“内地港籍学生招聘会”,为香港学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和渠道。同时,复旦大学每年还开展“助梦未来:港澳台学生就业帮扶计划”,为在校港澳台学生提供系统、有针对性的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厦门大学,每年组织香港学生参加教育部、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在厦门举办的内地高校港澳学生招聘说明会,增进学生对企业用人标准和能力要求的了解。同时,专门针对港澳学生举办企业参访、招聘说明会、经验分享会等特色活动,对香港毕业生就业给予全力帮助和支持。
“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够有机会来内地读书,这里的生活让我感到很幸福。毕业后,我的第一选择是留在内地发展,父母都很支持我这个想法。”罗代众说。(记者 张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8月31日 第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