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这是2018年1月22日在瑞士达沃斯会议中心拍摄的世界经济论坛的标志。世界经济论坛将“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定为2018年年会主题。(图源:新华社)
【编者按】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确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理论建设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冷静应对国际形势发生的复杂深刻变化,妥善处理由此带来的新困难、新挑战,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深入拓展友好合作,积极展现大国担当,推动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海外网推出系列评论,从中国理念、中国担当、中国智慧等不同层面解读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外交思想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对理想国际秩序的愿景与追求。
自近代以来,国际秩序总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7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是欧洲列强主导的国际秩序。这一时期,由于没有成熟的国际规范来协调国家之间的行为,弱肉强食和无序竞争的“霍布斯文化”成为国际关系常态,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无限追求权力,国际社会因此陷入到无休止的战争与冲突之中。欧洲列强既通过殖民战争在非西方世界抢占地盘、攫取资源、划分势力范围,又因争夺霸权和分赃不均相互间大打出手,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秩序进入到美国主导的阶段。作为不同于欧洲列强的新型霸权,美国致力于建构一套普遍性的国际规则来行使领导权。这一时期,在美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得以建立,确立了主权平等、人权保障、去殖民化等重要理念,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建立推动了全球性自由贸易和金融秩序的形成。这些国际规范和制度安排为化解国家间的矛盾纷争、促进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美苏间的冷战对抗加剧了世界的地缘政治冲突和意识形态较量,人类始终生活在战争威胁的阴影之下。
冷战结束后,美国凭借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试图开启“美利坚治下的和平”。然而,失去制约的霸权滋生了权力傲慢,加剧了既有国际秩序的危机。经济上,全球不平等明显加剧,跨国企业、金融巨头在不断拓展的世界市场中赚得盆满钵满,富可敌国,而处在社会中下层的劳动者却承受着产业转移和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世界出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失衡局面;政治上,西方国家主导着国际规则和话语特权,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导致国际关系出现明显的民主赤字;安全上,美国持续扩大国防开支,大力开发和部署先进武器,巩固强化军事同盟体系,以确保美国的绝对军事优势。然而,这种将自己的安全建立在他人不安全基础上的做法势必导致他者的对等反应,加剧国际和地区的军备竞赛;文化上,西方国家无视广大后发国家的独特国情和发展阶段,以“历史终结论”的傲慢大力推广其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导致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治理失败,以及不同文明间深刻的文化冲突;生态上,在资本扩张和人性贪婪的双重驱动下,人类社会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开发索取,带来了环境破坏、生态透支,最终伤及人类自己。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正是习近平主席基于近代以来国际秩序内在困境的历史反思,着眼于人类共存共荣的国际现实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核心是要构建一个更加平等、民主、和平、多元和绿色的国际新秩序。
具体而言,经济上,“中国方案”主张同舟共济,推动世界均衡发展、共同繁荣,特别是要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机会、能力和水平,实现财富资源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政治上,“中国方案”倡导国家之间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以及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坚持国际上的事由各国商量着办,反对少数国家搞一言堂,甚至包办一切;安全上,“中国方案”坚持共建共享,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努力超越零和博弈和安全困境,以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安全观来缔造长久和平、实现普遍安全;文化上,“中国方案”主张交流互鉴,以文明对话超越文明傲慢,以文明共存取代文明对抗,以文明互鉴化解文明冲突,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共生;生态上,“中国方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呼吁大力加强环境治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以上五个方面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核,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这一“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奋斗的使命和初心,承载着中国对未来国际秩序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不仅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思想性公共产品。
(刘世强,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