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以办成这么多大事(解码·自信中国)
编者的话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不畏艰难困苦,办成许多举世瞩目的大事;实现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未发生严重经济危机;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形成坚强领导核心,赢得人民高度信赖……一项项前无古人的探索,一项项举世无双的成就,蕴含着发展的规律、历史的必然,激励我们不惧任何风险挑战,在新的征程上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本报“解码”系列观察版从今天起推出“解码自信中国”子系列。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解码·自信中国)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中国之所以能办成这么多大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济基础。我们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路径、方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我们继承发展国家治理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使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巨大优势。
中国能办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我们办成的一件件大事就是这伟大成就的鲜亮标识。从“两弹一星”到“嫦娥”探月,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从工业化骨架全面搭建到高铁大动脉不断延伸,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六年年减贫1300多万人到织就世界最大社会保障网……中国为什么能办成这么多大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高度一致,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围绕共同的奋斗目标,集中各个方面的力量,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高效执行、有力推进,从而办成一件件大事。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同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带领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绝不是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而是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机制。深入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首先要深刻认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还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力支撑
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一种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其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是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济基础。
70年来,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无论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还是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大都是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力量完成的。这些重大工程的建成,大幅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集中力量办大事过程中形成更广阔的视野、汇聚更广泛的力量,不仅更好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还要积极吸引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都发挥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优势,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既不能因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放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集中力量办大事,回到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的老路上去。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既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注意运用市场手段聚集资源和力量,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路径、方式,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这一新机制体现在各个领域。习近平同志就我国科技创新深刻指出,“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国家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统一,“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协调,综合运用规划引导、体制创新、市场配置资源、政策扶持、法治保障等手段,办成更多大事。
继承发展国家治理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悠久历史传统。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也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长期以来,中国在政治上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的国家体制,在改造自然中形成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统筹机制,在抵御外侮中形成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动员机制,在自然灾害面前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援助机制。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既要满足现实要求,又不能脱离历史文化传统。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汲取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智慧,并立足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国家治理的优势,要在新时代加以继承和发展,使其成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巨大优势。
继续用好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成功破解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破解的难题的独特优势,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形成这一成就事业的法宝不容易,坚持用好这一法宝更不容易。首先,要坚持以唯物辩证法深刻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所谓办大事,就是要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要办成大事,就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握紧拳头、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进而带动全局,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有机统一。其次,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深刻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可以说正处于“办大事”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我们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继续办成一件件大事。再次,要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深刻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比如,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扶贫攻坚方面,要整合扶贫资源,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这一硬仗中的硬仗。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执笔:陶文昭)
拥有坚强领导核心(大家手笔)
卢先福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办成了许多大事: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现在已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经济、科技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研制成功“两弹一星”,今天已实现“神舟”飞天、“玉兔”落月、“蛟龙”入海;攻克一个个世人认为不可能攻克的难关,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在特大洪水、特大地震、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这一件件大事,让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办成大事、成就伟业,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核心。
一个国家要办成大事,就得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把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办成一件件大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否则,就会出现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现代化建设搞不起来,而且容易陷入混乱动荡之中。换句话说,中国要谋求发展、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具有高度觉悟、严明纪律、自我革命精神、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来领导,是根本不可能的。新中国7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人民干事创业有了主心骨,才能把近代历史上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办成大事要靠领导核心,而这个领导核心必须是坚强有力的,具有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高超的领导水平,能把各方面力量有效组织起来。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先进政党,形成了包括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党内集聚了数量众多的先进分子,集聚了各个领域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高超的领导水平。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习近平同志对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了十分生动的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治国理政才有方向、有章法、有力量。中国之所以能办成这么多大事,靠的就是我们党这种坚强有力的领导,从而有效防止了相互掣肘、内耗低效的现象。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70年来我们所办成的一件件大事,都是贯彻群众路线的结果,都要归因于这些大事确实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并且汇聚起广大人民的自觉自愿行动,这使我们办大事始终具有源源不竭的力量。
办成一件大事不容易,持续不断地办成一件件大事更不容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办成一件又一件大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近百年来,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惊叹的人间奇迹。正是因为对初心和使命坚守不移,我们党才始终保持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新的征程上,只要坚定不移跟党走,我们还能办成更多大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阔步前进。
(作者卢先福为全国党建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政贵有恒 久久为功 善作善成
办成大事蕴含的奥秘(适势求是)
申富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办成这么多大事?回答这个问题有许多视角,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政贵有恒”“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无疑能揭示其中的一些奥秘。
政贵有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国家的大事通常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成的,往往需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就要求加强规划,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如此长远地谋划国家5年、15年、3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此后,党的十五大对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进一步规划,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力跑中,从“三步走”“新三步走”到新时代“两步走”,一张蓝图绘到底,中国发展的目标日益清晰,不断变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按照党的发展战略有序有效推进,中国的一件件大事就是在这一进程中办成的。什么叫政贵有恒?这就叫政贵有恒。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我们要办成更多大事,就要牢记政贵有恒这个道理。
久久为功,一代接着一代干。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勉励全党,要像愚公那样,一代接着一代“挖山不止”,“把中国引向光明”。这说明,要干成大事,就要久久为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办成的许多大事、铸就的许多精神,都体现了久久为功。比如,人们熟悉的红旗渠精神,彰显的就是“挖山不止”的久久为功精神。为了解决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缺水问题,1959年夏天,林县党委提出,从林县穿越太行山到山西,斩断浊漳河,将水引进林县。这个计划得到了河南省委和山西省委的支持。1960年2月红旗渠开工,历经14年奋斗,到1974年8月工程竣工通水,10万英雄儿女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锻造了红旗渠精神。再以我国科技发展为例,“神舟”飞天、“天宫”遨游、“蛟龙”入海、“天眼”探穹、北斗导引……大国重器竞相问世、科技实力日益增强,这绝非一蹴而就、一日之功,而是像钉钉子一样,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久久为功,最终才有了大成效、办成了大事。可见,只要我们确定的目标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意愿的,就要久久为功,一代接着一代干。这样持之以恒干下去,就必定能办成大事。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代接着一代干。
善作善成,以科学方法推进事业。《左传》有载,“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意思是说,为政要像农民种地一样,下种以后,刮风下雨,阴天阳时,都要上心,要从一开始就思虑周全,最后才能成功。要办成大事,既要“思其始”,更要“成其终”,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善作善成,既要确立科学的目标,又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只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遵循规律、敢于创新,才能善作善成。我们党既善于确定奋斗目标部署“过河”的任务,又善于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办成的一件件大事,都是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遵循规律、敢于创新,一步步把大事办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我们还要办成更多大事。只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遵循规律、敢于创新,就能积小胜为大胜,由小成集大成,办成更多大事。
(作者申富强为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党建创新工程基地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16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