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因突发停电被困纽约地铁站中的乘客。(图片来源:东方IC)
据美联社报道,19日晚高峰时段,纽约市地铁1/3的线路因电脑故障临时停运超过一小时。夸张的是,纽约市运输管理部门负责人承认,由于电脑系统故障导致信号系统出现问题,调度人员“无法确切知道列车的位置”,“不得不要求所有列车停留在原地位置”。
这是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纽约民众第二次被基建故障折磨了。7月13日,纽约遭遇大规模停电事故,7.3万户居民和商户受到影响,百老汇、时报广场等地陷入黑暗。而巧合的是,当天恰好是1977年纽约大停电42周年,当年那场持续了25小时、几乎波及纽约全市的停电大约造成了3000万美元的损失。
两起事故发生后,舆论又一次聚焦到了纽约市日益老化、故障频发的基础设施上。纽约“通勤者联盟”在一份声明中说,正是“1930年代的信号系统出了问题”,才让几十万通勤者在热浪中等待,只有“现代化的信号系统才能带来纽约所需的可靠的地铁系统”。
全美最大城市纽约陷入的基础设施困境,不过是美国当前整体基础设施落后的缩影。使用年限太长乃至过长,是美国基础设施普遍面临的问题。目前美国的主要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和二战后的大规模建设时期。因此,当前美国主要基础设施的寿命都已经达到5、60岁,甚至有些工程的年龄超过百年——19日发生故障的纽约地铁就是世界上较早的公共交通系统之一,于1904年开始运营,迄今已有115年历史。2017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评估报告称,全美境内612万多座桥梁的平均使用约5.6万座存在结构性不足,1/4桥梁“年龄”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50年;全美8.3万座水坝中,约1.4万座具有“潜在高危险性”;全美总长658.7万公里道路中,约1/3路况欠佳。
缺钱则是美国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和更新换代所面临的最大障碍。随着时代发展,光是维持这些“祖父级”的基础设施正常运转已不容易,要想升级换代更是花费不菲。据彭博社报道,纽约州的“大都会交通可持续性研究小组”2018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要想维修和升级地铁,大都会运输署需要600亿美元,而该署每年获得的预算拨款仅有160亿,还不能维持纽约地铁正常运营。而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协会的估算,要想彻底翻新和升级美国的基础设施,大约需要3.6万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在美国政府债务已经突破22万亿美元的情况下,大规模花钱搞基建对联邦政府而言并不现实。2018年特朗普政府公布的万亿美元计划中,联邦政府只打算出资2000亿美元,剩余部分将交由各州、地方和城市当局以及私人投资者筹集。
同时,美国基础设施更新换代面还因政治斗争、法律法规、技术水平等一系列问题而陷入低效的困境。虽然改善基础设施是共和、民主两党的共识,但两党在具体执行和操作层面争执不断,特别是在涉及拨款等议题上,两党议员在究竟是通过增税开源还是通过削减其他项目开支节流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同时,在目前美国的整个法律和行政体制下,任何工程项目都可能面临漫长的审批程序。《华盛顿邮报》的评论员就曾经吐槽称,美国在大萧条时代花410天修建了帝国大厦,但现在在圣迭戈修一座海水淡化厂都要花9年时间才能获得审批;曾经领先于全球的美国铁路运输系统,至今连一公里高铁都没有,甚至相关技术领域都没有美国的身影,唯一逃过党争的加州高铁规划还惨遭腰斩。
客观来说,美国的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数据毕竟不能替代实际使用的效果,从现实来看,美国过去几十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停滞、技术和设备更新升级的迟缓,正让美国的基础设施越来越落后于这个时代。(海外网评论员 聂舒翼)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