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0日之后,北京将成为全球首个成功举办过夏季、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办好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如今,2022这个时间点越来越近,在“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目标号召下,中国正全力以赴。
中国冰雪运动起点并不高。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拿到1枚金牌和9枚奖牌,勉强算得上冰雪大国,但距离冰雪强国还有距离。冬奥会的举办,将给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刺激和促进。
申办冬奥成功时,我国有1/3的冬奥项目还没有开展,还有1/3项目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只有1/3项目具备竞争水平。到了2022年,中国队运动员将力争在更多项目的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如果照这个势头继续努力,中国冰雪运动不仅在2022年冬奥会上将有大突破,在未来的冬奥会上一定能迎来大发展。
当然,办赛的过程是艰辛的。
冬季运动基础薄弱,大赛经验欠缺,不少工作都要摸索着从头来。如今,通过引进和培养,北京冬奥会竞赛核心团队已基本组建,并派往国内外大赛进行“影随计划”,在实战中培训和演练。
场地、医疗、吃住行,事无巨细考虑周全,天气预报服务要精准到“百米级”“分钟级”。是否能提供精准的气象数据服务,是雪上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北京冬奥组委已经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协议,抽调52名天气预报员组建北京冬奥会气象预报员团队,赛时每个竞赛场馆都有专职气象预报员在场。
绿色环保不浪费,是对新建场馆的要求。北京冬奥会注重可持续性,所有场馆都将使用清洁能源。上月公布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显示,北京冬奥会将努力创造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7个方面的丰厚遗产。
训练的过程也是艰辛的。
为了实现北京冬奥会的参赛目标,国家体育总局从2018年至2021年,按照“扩面、固点、精兵、冲刺”的工作节奏全力展开备战工作。
过去,主要有黑龙江、吉林等北方地区开展冰雪运动,现在,包括南方地区在内的31个省区市都有队员参与训练。
为了学习国际先进技术,中国和挪威、奥地利、瑞士、瑞典、芬兰等15个国家展开深入合作,派运动员参加训练,请优秀教练执教。目前,在中国执教的外国冰雪项目教练有80多人。
北京冬奥会,寄托着国人澎湃的豪情,更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2022年,我们将给世界奉上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3月20日第09版 汪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