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新报 祁门讯】古徽州地处安徽南部,从这里诞生的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方“显学”之一。新安医学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日,随着「海外华文媒体走读黄山」活动,海外华媒高层及记者来到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蛇伤研究所,探访新安医学中的独门“秘籍”——祁门蛇伤疗法。
据安徽省祁门蛇伤研究所所长、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门蛇伤疗法传承人汪胜松介绍,祁门蛇伤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是中国首家集“研究、治疗、产品”三位一体的事业单位。目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蛇伤与蛇毒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安徽省中医科学院蛇伤研究中心,安徽省首批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国家级非遗传承单位,目前为华东乃至亚洲地区最大的蛇伤救治与科普基地,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
走进祁门蛇伤研究所,各类毒蛇研究和科普的图画悬挂在研究所内,这里不仅有蛇伤救治和蛇药研究室,还有蛇类养殖中心和蛇类科普馆。
祁门蛇伤研究所占地8000平方米,下设蛇伤医院、蛇毒研究中心及蛇类科普馆等部门,制剂、化验、干燥、标本、毒理研究等科室一一俱全。建立祁门蛇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省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引进我国著名蛇毒与蛇药研究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孔天翰教授领洐。现有Agilent1260液相分析仪、全自动生化仪等设备40余台套,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从蛇类的标准化养殖,到蛇毒的提取、离心、冻干、实验室分离、纯化、检测、分析、动物实验、临床科研、制剂生产等较完善的科研与产业体系,蛇毒研究团队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
建所55年来,已累计蛇伤病人10.8万余例,治愈率高达98.6%以上,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服务范围辐射到皖、赣、浙、苏、鄂、鲁等全国等16余个省市,远到新疆、云南及国外游客。创造了我国蛇伤救治的奇迹,博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赞誉。先后参与主编的《中国蛇伤急救学》、《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动物药典研究》等专著6部,荣获2018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著作奖三等奖,目前主持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1项。2018年安徽医科大学联合我所开展的“毒蛇咬伤模型的复制及救护”课题,荣获第三届全国医学高校实验教学创意大赛一等奖。
先后完成国家、省、市科研成果30余项,荣获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7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祁门蛇药”先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蛇伤蛇种的早期快速诊断研究”获安徽省首个国家发明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祁蛇人工养殖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水平居全国领先。2018承办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全国蛇伤大会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蛇伤学术交流会,在国内外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交流论文120余篇,为促进全国蛇伤(毒)医药及中医药健康产业学术交流做出了应有贡献。
汪胜松表示,蛇伤救治首先要判断蛇伤类型,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再根据新安医学的传统疗法对症治疗。近年来,“五步蛇咬伤致溃疡坏死与后遗症关键技术研究”先后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荣获2015年黄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6年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7年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的国家科技重专项申报——银屑病治疗新药的临床前研究。2019年完成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攻关项目——“祁蛇毒抗肿瘤栓剂的成药性研究”,并通过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6人,其中,中高以上职称15人,博士、研究生2人,3人分别担任亚洲蛇伤协会副会长、泰国中医药联合会总会名誉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蛇伤医药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蛇伤与蛇毒专业常务副主任,中国蛇伤专家委员会五步蛇专业学组组长、《中华蛇学与医学》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蛇类药材组长等学术任职;5人次被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专家、安徽科技先进工作者、黄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人被聘为泰国中医药联合总会名誉主席等学术职务,“祁蛇毒抗肿瘤组分”研发团队为黄山市“前沿技术创新团队”,为蛇伤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据了解,蛇伤救治和蛇药研究作为一项医学和科研事业,要想挖掘和传承并不容易。一方面毒蛇的养殖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另一方面传统医学中的许多药方,要想从科学上研究清楚药方的原理和作用,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近年来,该所通过加强蛇类特色医药研究,不断拓展应用治疗各类无名肿毒、蜂(虫)螫伤、顽固性皮肤病、风湿免疫类疾病、癌症等初步取得了可喜成效。尤其在危重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类风湿、系统红斑狼疮等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突破,深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与赞誉。
同时,成功申报“祁门蛇药”中药制剂2个,自主研发院内调剂10余个。蛇药胶囊、祛瘀散及蛇伤急救包,先后被省药食局批准为全省应急采购药品,让祁门蛇药走出了国门、远销非洲多国,造福更多患者。
汪胜松表示,如果认真的去做这件事情的话也是很累的。因为蛇的习性是很难一下掌握好的,虽然我们养殖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但是真正把蛇养好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困难的,这个后期我们还要付出很大努力的。
研究所也建立了华东地区最大的蛇类科普馆,为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黄山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每年接受学生与群众参观近万人次。先后应邀赴云南、江西、浙江、江苏等10余个省市,为东部战区部队、中国铁建、安徽高速、旅游、电力、地质、卫生等部门开展户外蛇伤应急与救治培训,开展科普知识宣传120余场次,还多次为黄山市户外体育赛事、高速、高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服务。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安徽卫视《健康大问诊》、《中国日报》海外版、《中国中医药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研究所和国际上应该有十几个国家都广泛开展了一些蛇伤学术交流合作。下一步可能将对“一带一路”国家建一些比如说联合的毒蛇的研究中心,进一步来推动蛇毒蛇药的一些国际合作,让中国的蛇伤(救治)走出去,更好的服务于更多的国家和老百姓。
未来,研究所将继续做好中药传承文章,发挥中药治疗蛇伤的独特作用。目前,研究所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安徽省中医药大学以及俄罗斯、日本、泰国等国家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合作,开展蛇毒药用成分的分离、提取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