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内参观。
汝城职校学生正在进行电工训练。 (汝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金秋时节,青山环抱下的湖南郴州市汝城县,云雾缭绕,广袤沃野间,颇具古韵的民宅鳞次栉比。在“绿色”与“古色”的映衬下,“红色”的“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显得更为亮眼。这一革命老区究竟是如何走上“致富路”的?近日,记者走进汝城,探寻蕴藏其间的“致富密码”。
1934年,红军长征路经汝城沙洲瑶族村时,有3名红军女战士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女红军看到徐解秀家连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就将3人仅有的被子剪下一半送给她,也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军民鱼水情的佳话。
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永恒不变的初心与使命。近年间,在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汝城这个曾经贫苦的“红色摇篮”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至2019年,全县累计脱贫6179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5%。
当年,红军留下半条被子
当年,红军离开不久,敌人便来到沙洲村,搜出并烧毁了半条被子,徐解秀老人被罚跪了大半天。”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中,讲解员朱淑华声情并茂地向游客介绍着,说到动情处,她的眼中饱含泪光。
殊不知,这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历史,也孕育了朱淑华家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半条被子”故事的主人公徐解秀正是她的曾祖母。
“曾祖母去世的时候,我还不懂事。但我总听父亲提起,曾祖母时常教育他,一定要跟着党走,因为共产党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朱淑华说。
沙洲村是革命老区,也是罗霄山下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因为交通闭塞,山高地少,村里142户村民中,有30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村里的年轻人争着往外跑,朱淑华也是如此。“在回家之前,我一直在乡里的一家幼儿园工作。”朱淑华告诉记者。
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半条被子”故事的深情讲述,令沙洲村成了人们心向往之的红色热土。
“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民俗文化广场、红军卫生部旧址……2017年10月,以“半条被子”故事为主题的沙洲红色旅游景区正式落成。“景区从开工建设到接待游客,我们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沙洲村第一书记黄飞说,“半条被子”的故事为这座红色山村注入新的希望。
沙洲红色旅游景区一经开放,便成为周边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甚至还有来自南非、韩国的游客前来参观。截至目前,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10万人次。
“旅游+”扩展吸引来游客,更拉回了一大批青年人回乡奋斗的心。卖特产、做餐饮、开民宿……一条旅游产业链在沙洲村迅速搭起。2018年7月,趁着景区招聘讲解员之际,朱淑华主动报名,并被录用。
今年国庆假期,沙洲红色旅游景区门庭若市。仅10月8日一天,专题陈列馆就接待游客突破7000人次。“那天,我一个人就接待了7批旅行团,真是忙得团团转。”几天的工作下来,朱淑华的嗓子都哑了,但她却并不在乎。“许多游客听了我的讲解后,都表示很受触动。能把发生在自家的故事讲给游客听,我感到很自豪,我一定会坚持讲下去。”
今天,党给村民带来幸福日子
在“半条被子”陈列馆东侧几百米的民俗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广场两旁井然有序的土特产货摊,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购买。不远处,一座三层小洋楼临街而立,门前写着“沙洲土菜馆”几个大字。
“朱老板,我要预定下周三中午的5桌菜,菜品就按照上次你发我的准备,不要太辣呀……”在外忙了一上午的菜馆老板朱小红刚刚到家,还没来得及坐下,他的手机便又响起。
“刚刚打电话的这批客人要从深圳过来,听说我是徐解秀的孙子,他们都点名要到我这就餐。”原来,朱小红正是朱淑华的伯父,朱小红的父亲是徐解秀老人的小儿子。“去年生意最好时,我一上午就接待了300人,毛收入接近1万元。”朱小红笑着告诉记者,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但很多客人并不清楚,这位幸福的菜馆老板,在几年前其实还是位贫困户。
因为父亲背驼干不了重活,母亲又长期半瘫需要花钱治疗,加之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朱小红一家可谓家贫如洗,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我那时忙完地里那点活,真不知道还能干点啥。”彼时的窘迫令朱小红至今难忘。
眼见景区客流量是越来越大,到底该如何把握这一难得机遇,帮助村民们吃好“旅游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7年,汝城县决定把强化技能培训作为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为此,县政府专门成立职业教育中心,并与中国中铁合作,实施“人人有技能”培养工程。电子商务培训、茶艺师培训、面点师培训……3年间,各类实用技术纷纷“下乡”,共培训全县劳动力41679人次。
2017年春天,乡里要开厨师培训班的消息在沙洲村民的微信群里飞速传播,这让平日里酷爱研究厨艺的朱小红很是激动,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上午学理论,下午教实践,有专业厨师免费教课,这么好的培训我为啥不去咧?”短短10天的培训过后,朱小红便熟练掌握了剁椒鱼头等多道湘菜的制作。
有了厨艺,也有了脱贫的底气。同年10月,朱小红在家中开起了沙洲村第一个土菜馆。他告诉记者,刚开业的前10天,店里几乎日日座无虚席,游客最多时,他甚至还要喊上同期参加培训的同学前来帮厨。
现如今,朱小红一边经营土菜馆,一边在景区做保安,再加上自家种的3亩果树,去年全家总收入超过8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通过技能培训,不只朱小红一家走出贫困,2018年沙洲村更是完成了整体脱贫。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40元,比2014年增加了8600元,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达到15000元。
“过去红军给了我们半条被子,现在党又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日子。”朱小红感慨道。
电商助增收 鼓了“钱袋子”
“老板娘,收茶籽喽!”在距离县城30公里的濠头乡濠头村,一大早,绿百通供销惠农服务网点刚刚开门,网点站长陈晓秀便接到了第一笔生意。
“我们这长期收购农副产品,再交由绿百通公司统一包装网售,村民不用出村就能挣钱。”陈晓秀说,以前山茶油标价五十元一斤都卖不出去,如今,企业加工后的茶油最少能卖到每斤一百元。
产品销路打开了,原料需求也随之提升。“现在,大家上山拣茶籽的积极性就高多啦,卖一百斤茶籽就能有两三百块钱的收入。”
对于曾经“丰产难丰收”的困窘,绿百通公司董事长陈伟翔有着最深刻的记忆。“小时候,为了生活。妈妈一次就要担一百斤菜上集市去卖,但最多也就卖几块钱,有时甚至还不够支付搭车的路费。”
2015年5月,已在外打拼多年的陈伟翔决定回乡创业,进军农产品电商市场。“我是农民的儿子,如果能解决好农产品滞销这个‘老大难’,那我会很有成就感。”
打开绿百通线上商场,记者发现,金银花、酸枣糕、汝莲茶等本地特产也比比皆是。“我们以‘一村一品’为目标,目前已经在186个乡村建立农产品品牌一百多种。”陈伟翔介绍说。
为了多渠道收集特色农副产品,也为村民提供更便利的购物服务,陈伟翔在多个乡村成立电商服务站。选择站长时,陈伟翔也是优先考虑贫困户,“因为他们既了解当地种植情况,又需要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
陈晓秀本是濠头村的建档立卡户,几年前,因为丈夫去世,她独自带着一双儿女借住在亲戚家,全靠在镇上打点零工过活,日子过得很拮据。
2016年10月,濠头村建起了电商服务站,在了解到陈晓秀的情况后,陈伟翔主动登门,邀请她出任站长。“服务站的装修、供货、培训全由公司负责,我没花一分钱,就当起了‘店老板’。”陈晓秀笑着说道。
随着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愈发红火,2017年,汝城县供销联社主动与陈伟翔合作,成立绿百通供销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221家服务站摇身一变为供销惠农服务网点,村民不仅能上门卖特产,还能实现线上线下的商品同步采购。
目前,依托消费扶贫,汝城县已经在全县推动实施了蔬菜、畜禽养殖基地等30多个富民项目,带动87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户均增收6000元。
国企帮扶 智拔“穷根子”
18岁的欧鹏远是泉水镇正水村人,今年刚刚毕业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留在”了母校。
由于父亲年轻时因工作失去一只手,自己与妹妹尚且年幼,家中生活常年入不敷出,脱贫攻坚战开始不久,欧鹏远家便被评为精准贫困户。“那时候,家里只靠母亲种点朝天椒、生姜卖钱,但一年收入也就两三千块。”欧鹏远说。
大型国企帮扶,这是汝城县脱贫致富、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渠道。自2002年定点帮扶汝城县以来,近20年来,中国中铁始终把教育扶贫记在心头、落到实处,先后在多个乡镇援建学校8所,帮助困难学生2400余名。
2017年,企业专门投入1278万专项资金,开办工程测量、电气运行与控制、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等实用专业,联手汝城职中共同打造本地“人才摇篮”。
全站仪、水准仪、GPS测量仪……一应俱全的教学设备,令初中毕业后的欧鹏远决心来职中学习工程测量。“除了上课,我们还有实训室,保证大家学了就能用、到岗就上手。”欧鹏远告诉记者,第三年时,他还与其他同学一起到中国中铁下属企业顶岗实习,也多亏了这段实践经历,帮助他“毕业即就业”。
“有了实习经验,自己的测绘水平确实有所提高。”在老师的推荐下,欧鹏远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工程测量大赛,并荣获一等奖。出色的表现,令中国中铁第一时间与他签约。
“现在,公司正投资2000万为学校援建新的教学楼,我毕业后就直接留在了学校项目部。”如今,已步入社会的欧鹏远每年能有5万元的工资收入,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像我这样毕业后来到企业工作的人还有很多,同学们都说,只要肯努力,在这念书都是有保障的。”欧鹏远说,“有了工作就有了希望,我们对新生活充满信心!”(记者 刘乐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1月12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