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梅州大埔举行
▲会场颇具客家特色
11月1日上午,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梅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长寿之乡嘉应茶,一芽一叶吐芳华”为主题的第三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梅州市大埔县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刘仲华等国内多名茶叶研究专家和上百家广东茶企代表齐聚世界长寿乡梅州大埔,展示广东茶企风采,交流茶叶产业发展经验,探寻广东茶叶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
▲开幕式在大埔西湖公园举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郑伟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市长张爱军,以及海南省军区原副政委黄声云少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更辉等出席开幕式。
八大篇章“烹调”茶业盛宴
据了解,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前两届分别在清远、潮州举行。经过两届的积累,大会已成为广东向世界展示茶叶产业新成果、新风貌的重要窗口。
▲院士、领导、嘉宾为嘉应茶点赞
本届大会为期3天,内容涵盖八大篇章:一是粤茗茶香,举办线上线下茶叶交易会,通过“云上农交会”等平台促进品牌推广与茶叶销售;二是粤茗茶兴,举行大会开幕式,为梅州茶产业研究院揭牌;三是把脉粤茗,举行广东茶叶营销与品牌发展峰会,把脉广东茶品牌与营销之路;四是粤茗茶韵,打造广东与梅州茶产业发展成果展,全方位展示岭南茶产业发展;五是客家茶情,观摩大埔茶园,利用全景VR云赏茶;六是粤茗茶星,广东十大好春茶品鉴活动和梅州青花瓷茶具设计创意大赛,展示粤茶丰韵;七是粤茗时代,观看大会宣传片和阅读会刊,了解梅州嘉应茶产业发展情况;八是“我爱梅州嘉应茶”营销行动。其中的云展会是一大亮点,它汇集多地产品,消费者可以全方位和直观地了解产品细节、实际功效,对比和筛选。同时,打破时空局限,实现24小时线上云观展,永不打烊。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刘仲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梅州市市长张爱军为梅州市茶产业研究所揭牌。
开幕式还对“2020年广东十大好春茶”获奖企业及全国茶叶加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广东初赛获奖选手进行颁奖,为第二批广东生态茶园(高级)认定企业授牌,并为梅州青花瓷茶具创意大赛获奖作品颁奖,全面展示广东优质茶品、工匠精神、茶园生态。
开幕当天达成意向购销3.5亿元茶叶
本届大会邀请了南方茶叶商会50多名会员与会,在大会期间参观了大埔茶园,并在开幕现场进行签约活动,由南方茶叶商会与梅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还举行了茶商代表购销意向签约仪式,达成意向购销金额3.5亿元。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为“2020年广东十大好春茶(绿茶类)”获得者颁奖
当天下午,大会还举办了以“做优做强茶产业”为主题的广东茶叶营销与品牌发展峰会。峰会上,陈宗懋、刘仲华两位院士分别作了主题演讲。知名行业专家、营销专家、品牌专家及企业代表分别就互联网带来的茶叶营销新纪元、如何做好品牌建设等热门话题进行演讲,共同研究、探讨推动广东茶叶营销与品牌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广东谋划将茶产业打造成全国典范
据了解,目前,广东已建设16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已获批涉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6个。2019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涉茶项目131个,占全年项目总数13%。截至目前,全省通过生态茶园认定的企业共85家,面积达79430亩。
▲开幕当天达成意向购销金额3.5亿元,图为签约仪式。
立足资源禀赋,践行“两山”理论,广东将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美丽茶园,贯通一二三产业,以茶叶“小切口”推动农业产业“大变化”。至2024年,可实现全省生态茶园面积占比达30%-50%的发展目标,将广东茶产业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循环、绿色和生态农业典范。
郑伟仪表示,广东将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加强系统谋划和政策扶持,将茶产业与文化、旅游、金融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与二三线产业深入发展。其中,将全面提高茶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做活茶文章,讲好茶故事,做大做强广东茶产业,力争到2025年打造规模超过百亿元,产业要素集聚,子资源高度集约的茶产业集群,成为大湾区的茶罐子。同时,以茶叶为纽带,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让广东茶香飘海外名扬四方。
▲院士、领导在凯达茶业展位一边品鉴嘉应茶,一边为梅州茶企支招。
陈敏亦表示,当前,梅州正主动服务融入广东“双区”“双城”建设,创新嘉应茶品牌,推动茶旅融合,全力打造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水缸子”“茶罐子”,推动“五子登科”,把茶业打造成梅州绿色产业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他说,要像打造“梅州柚”这个区域品牌一样,全力打造“嘉应茶”区域品牌,“四季嘉应茶、秋冬梅州柚”,让“嘉应茶”名扬四海、风行天下。
▲展区一角
新闻链接
享有“客家香格里拉”美誉的大埔县,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青花瓷之乡”,出产的西岩山茶在明清时期就位列梅州九大历史名茶之一。近年来,大埔县大力发展茶叶以及茶具、茶点、茶文化旅游等衍生产业。以茶为媒、以茶兴农、以茶富民。2019 年,全县茶叶年产量 7800 吨,年产值 8.5 亿元。可谓是一片茶叶富裕了一方百姓,一棵茶树带旺一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