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景 (图/新华社)
【编者按】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闭幕。会议发表6000余字公报,透露了丰富信息。为深入学习领会五中全会公报精神,10月30日上午,人民日报海外网举办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线上金台沙龙。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表示,中国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就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为此筑起强大“防护网”。应对好两大挑战,做好六方面工作,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以下为唐任伍发言摘编: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从高速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中国从第一个一百年向第二个一百年迈进、为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谋篇布局、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这一时期基础打得牢固与否,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步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达到10410美元,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根据测算,到2024年,中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中等收入国家稳步迈过高收入发展的门槛。因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十四五”期间必须迈过的坎、爬过的坡,“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落实,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筑起一道“防护网”。
随着“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中国近年来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6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5%;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019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4,比2015年缩小了0.09;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由2010年的1亿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亿多人……这为“十四五”期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十四五”期间要彻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必须处理好两大变量,应对好两大挑战,充分认识到“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的变化,高度重视多种因素叠加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问题。
一是要应对好中美大国博弈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新变化。世界正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处于大国博弈的激化阶段,中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教育、文化、军事、人力资本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挑战。
二是应对好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这种冲击决不只是短期、表面的,而是中长期、结构性、深层次的冲击,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因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十四五”时期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第一,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第二,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第三,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补齐民生发展短板,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第五,处理好工农、城乡、人与自然、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对内做好顶层设计,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对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机制上筑起应急处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强大力量。
1960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的101个经济体中,只有13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13个国家中人口超过2500万人的只有3个。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世界意义,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经验和样本。(整理/张六陆)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