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主干道一曼街上车水马龙,一幢典型欧洲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坐落于此,乳白色楼体正面矗立着6根雄伟的科林斯廊柱,这里便是东北烈士纪念馆。
“纪念馆建成于1948年,原本是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这条街原名‘石山街’,1946年为了纪念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而更名‘一曼街’。”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强敏介绍,“为了更好展示东北抗联的历史,我们在2015年8月1日向公众开放了新展馆——东北抗联博物馆。”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武装部队,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寇投降,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辗转于白山黑水之间,在极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与优势装备之敌周旋苦斗,进行了长达14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开辟了全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的抗战中,东北抗联将士不怕牺牲,顽强战斗,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一大批民族英雄。
东北烈士纪念馆内,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在烈士遗物前驻足良久,看到赵一曼英勇就义前写给儿子宁儿的一封绝笔信,不少人红了眼眶。
“这几年参观者越来越多,我们发现大家对于细节和故事更加关注,因此在搜集和展示烈士遗物、挖掘他们背后的故事上下了很大功夫,让烈士的形象更加饱满,让参观者感受更深。”刘强敏说。
“大型步入式场景复原的,就是东北抗联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的李兆麟带领战士们西征的场景。西征出发时已是隆冬,厚厚的积雪覆盖了整个小兴安岭,战士们白天要在没腰身的大雪中行军,夜晚要在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山林中露营。在艰苦的条件下,抗联部队在1938年12月末到达了小兴安岭西部的海伦地区,胜利完成了西征任务,为开辟新的游击区奠定了基础。”在东北抗联博物馆第三部分“民族脊梁,抗联浴血苦斗”,讲解员唐捷讲述的故事令参观者十分动容。
14年艰苦奋斗,挺起民族脊梁。
在辽宁本溪县红通沟林场长白山余脉密林中,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馆长张鹏一指着一条新辟的小路说:“这条路是护林员张师傅新‘打’出来的,往前走,就是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二次西征会议遗址和密林营地了。”
顺着小径蜿蜒而上,10多分钟便来到第二次西征会议遗址,一方新的纪念碑矗立在此。“当时,就是在这株大梨树下,杨靖宇将军主持召开会议。后面,就是抗联的密林营地了。”张鹏一介绍。
张鹏一介绍说,密营一般选择建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高山上,靠近水源且较为隐蔽,营房多为石砌墙基搭木披草构成,室内火炕占主要面积,少可宿两三人,多可宿10多人。内设锅灶,烟道延伸较长,便于消烟,为避免被敌人发现,一般白天不点火做饭。密营还建有仓库,能储藏粮食油盐和菜类等基本生活用品,还可储藏枪械弹药。
位于本溪县的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陈列着当年抗联将士穿的靰鞡鞋以及吃的野菜、榆树皮等模型。
从事东北抗联史研究工作已有10年的东北烈士纪念馆编辑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贠占军说:“东北抗联精神是用烈士的生命和鲜血凝结而成的,这份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奋发作为,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我们从去年就开始做详细策划,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主题活动,例如围绕东北抗联、中共满洲省委机构旧址,抗联重要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等遗迹,推出专题片进行线上互动展映,同时还有针对少年群体推出的红色动漫《抗联密营知多少》。”刘强敏说。
本溪县则围绕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等资源,精心策划现场教学,整合规划4条“重走抗联路”路线,建立抗联史实教育培训和服务体系。“已经找出不少当年抗联的密林营地。一方面,我们把这些遗迹保护起来;另一方面,从2016年起,我们把抗联遗址遗迹和展馆整合起来,传承抗联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全力打造‘重走抗联路’项目。”张鹏一说。
(作者:方 圆 辛 阳 胡婧怡 李梅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