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彭焕新在做房屋吊顶装饰。 受访者供图
图②:韩翔(左)在车间与工友交流。 崔 婷摄
图③:蔡文在办公。 记者 姜晓丹摄
核心阅读
各地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不少人陆续回到岗位。公司查体温、做消毒、发物资,实行分开作业,采取各项措施,确保做好防疫,让员工能安心工作。大家伙也憋着一股劲儿,要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把耽误的工作补回来。
装饰公司木工彭焕新
防护做细 工期抓紧
早上7点,彭焕新出了门,准备上工地。从宿舍到中建五局装饰公司长沙滨江金融大厦项目,不过1.5公里。一路上,工友三三两两走着,熟络的有好些个。换平时,大伙儿准聚一起开开玩笑,打闹打闹。可如今疫情来了,大家都自觉保持距离,“走路都得前后岔开个三五步。”
到项目部门口的时候,施工员谷宝家已经等候多时。这张面孔,自打2月20日复工以来,彭焕新天天见。查体温、做消毒、再登记,施工员化身防疫监督员,盯着这个过程,一个步骤都不能少。
一切妥当,彭焕新跨过岗亭。“看吧,我们的防护工作做得比绣花针还细!”彭焕新说。
进入项目工地,彭焕新直奔他的岗位。作为一名木工,他在项目一标段,和已经复工到岗的30多名工友负责部分楼层的天花板吊顶装饰工作。按照施工计划,这项任务在4月份之前得完成85%。
“原本过完春节,工程就要继续,但疫情一来,我们留在家里,也没办法。”彭焕新说,等在常德老家的时候,他就盼着早点儿回到项目上。左等右等,终于收到了复工通知,他赶紧到村委会开了证明,返回了长沙,又用手机注册申请了健康“绿码”。“项目方很谨慎,分批次组织大家做了核酸检测,确认没问题后,才把我们放入了工地。”
吊顶装饰施工,人员本来就不集中。可即便如此,装饰公司也要求大家尽可能分开作业,因此每层楼就三四个人。人手少,任务重,彭焕新和搭档们就格外忙。踩着竹夹板,把一摞摞铝板从电梯口抬到各个安装点,工友将板材托举过顶,彭焕新赶紧加工固定。
体力活儿,不轻松!在这个温度还不算高的春天,才半晌工夫,几个人就出了汗。安装完一块装饰铝板,有工友偷偷将口罩往下扯了扯,露出两个鼻孔。
“不能这么做!”彭焕新一声喝。“别看就捂着这几层布,力用足了,就喘不上气,憋得很呐!”工友笑着辩解,却也赶紧把口罩重新戴好。
“工期虽然紧,但健康更重要。”彭焕新耐心地劝导,他知道,随着复工越来越深入,公司还会再招一批工人来,“防护到位了,不给自己和他人添麻烦,工程才能如期完成!”
车间工人韩翔
专车返岗 加速生产
耳边的机器隆隆作响,韩翔正聚精会神地对手中的齿轮进行测量调试,“回到熟悉的厂房,重新触摸这些久违的‘老伙计’,高兴!”
陕西省西咸新区陕西法士特沃克齿轮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公司复工率和复产率都达到了100%。“工作环境是封闭的,一开始还有点担心,上了班后发现防疫措施非常到位,可以踏实放心干。”韩翔说。
家住河南洛阳的韩翔是齿轮车间的小组长,疫情发生后一直待在家中,“公司早早就开始为复工复产做准备,我每天都要上报体温和密切接触者。”在家等得心急,韩翔多次询问公司什么时候能回去上班,公司回复:“咱们已经部分复工,你在外地,再等等。”
3月初,韩翔终于收到了返工通知,公司派专车来接。“400多公里的路啊,瞧咱这待遇!”韩翔笑说,到达后立刻去县医院做核酸检测,“在家等了两天,检测结果正常后直接上班,等待期间还给我送菜送肉。”
“36度2,体温正常,请进!”每天早晨,公司大门口的工作人员都要对进出人员测温登记,并对进出车辆进行消毒。韩翔说:“每两天发一次口罩,用过的废弃口罩必须在口罩收集处集中丢弃。每个车间每天都有专人消毒杀菌3次,班前会大家交流工作时人人间隔一米,要求很严格。”
每天中午,韩翔都会提前点好单,进入餐厅先洗手才能取餐。“以前是统一12点就餐,现在的午餐时间变为11点半到1点半,分3拨就餐,一个桌子一个人,而且得同向而坐,避免接触。”
公司还通过线上招聘的方式招聘了不少新员工,刚毕业的杨升现在是韩翔的学徒。“这小伙子脑快手勤,我要用一个月时间教他快速上手,他肯定能超过我。”韩翔说,“今年我们有10亿元的生产任务,比去年任务多了一倍以上,压力不小,所以得大干特干!”
建好的新厂房也快速“服役”,韩翔现在是两头忙,既要搞生产,还要将生产设备往里搬,只要搬上一条生产线就迅速开动,“不让机器喘口气”。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从2月10日就开始有序复工复产,制定了严格的防疫制度,由公司纪委和工会组成督查小组落实各项防疫要求。为了保障原材料的顺利运输,我们派专车在高速路口接货,减少接触。公司还派专人到员工居住的社区为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企业公众号按时推送防疫知识和防疫要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做到胆大心细。”
“为了加速生产,我们加强社会协同,将一些初级产品交给其他企业来做。去年我们试水了两条机器人生产线,效果不错,春节后我们至少要上4条机器人生产线,现在不能等,得抢时间。” 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软件工程师蔡文
网上讨论 错峰下班
地铁、社区、园区、大厦、公司前台……从出家门到进公司,广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蔡文一路上可谓是连过数关。每进一道门,就测一次温。虽然在来的路上,蔡文扶把手、按电梯都有戴手套,但一进了公司,他还是立即到前台,用免洗消毒液洗手,再将工位的桌面用酒精擦拭消毒。
“公司的防护要求也比较严格,一天三次用消毒水拖地,门窗全部打开,还在办公区域放置了电风扇,加强通风。我的工位离窗户近,既要保持通风,也要避免着凉,我会在座位上备着件外套。”蔡文笑说,现在同事们都很注意细节,养成了一天要洗好几次手的习惯。公司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也在前台准备了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有需要的同事可以在前台领取。“虽然防护措施繁琐些,但也更让人放心,毕竟只有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工作才能正常进行。”
蔡文的工作大多是对着电脑的,但他和同事们都一直戴着口罩,有需要交流的,就在网络上讨论,同事之间也有了尽量不走动的默契。就算偶尔要开会,也是选在大会议室,小范围地开,还必须隔着位子坐。
到了中午饭点,蔡文瞅着空档,从公司冰箱取出早上带来的午餐,放到微波炉里加热后食用,“这段时间,同事们基本都不出去吃饭了,从家带饭,在自己工位上吃。”蔡文介绍,“不仅如此,公司还实行错峰下班制,让员工提前半个小时离开公司,避免返回途中人流拥挤。”
在公司的时间缩短了,但工作还是要按时完成,蔡文有时会回家完成剩下的内容。“虽然我们是信息科技公司,以服务为主,但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项目进度跟预期不一致,公司也有压力。好在政府出了不少政策,在社保、税费、租金等方面给予了优惠,让公司能轻松些。”
蔡文以及同事们目前的待遇,还是跟以前一样,并没有变化,“现在形势有所好转,但个人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严格遵守公司的规定,防控和复工都要重视。毕竟,公司好了员工才能好。我们要互相支持理解,才能共克时艰。”(记者 申智林 原韬雄 姜晓丹)
《人民日报》(2020年03月26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