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偉
眾所周知,廣州是中國流動人口最多的城市。這意味着廣州的防疫工作「十分不易」。據大數據分析,廣州在此次防疫中,組織、管理、應急、救治等工作,老百姓的滿意度是比較高的。說一個小細節,在廣州街頭,市民為溫暖武漢、溫暖中國、溫暖世界點燃了一盞「燈」。這盞燈就是市民自發的,為有需要的人們免費提供食品的「愛心站」。
疫情是面鏡子,哪個地方治理能力怎樣?照得一清二楚。危機處理能力,資源調度、社會管理、輿論引導等能力,說到底都是治理能力。而志願者服務系統是否運轉正常,則是一個重要的檢驗「窗口」,也是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何謂治理能力?何謂城市品質?看看廣州「無人值守的愛心站」就能感受到。在愛心站的桌子上擺滿了喜茶、LADY M、陶陶居、鮑師傅…旁邊寫着「免費領取」。
這是廣州人的愛心傳遞,熱心的廣州街坊,為戰「疫」的一線服務人員準備了免費餐食。廣州市委、市政府特別注重社區自治能力的培育。早在去年初(那時根本還沒有「抗疫」一說)廣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碩輔就深入天河公園,現場察看公共廁所、綠道、健身設施建設改造情況,要求因地制宜增設惠民服務設施,簡化建設審批流程,制定細化管理的工作規程,把好事辦好辦實。同時,碩輔同志還深入越秀區德源里社區內街內巷,察看社區微改造及服務管理工作情況,要求將推進更新改造和加強日常管理緊密結合起來,發揮好社區黨員幹部、居民代表、志願者等力量,倡導健康、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開展聯防聯治,提高社區自治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鄉社區自治能力為什麼重要?因為城鄉社區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家園,是國家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的「最後一公里」(城市治理是否到位,這「一公里」太重要了)。世界城市發展史表明,一個城市越發展快,社區自治能力和社會力量協同作用就越發重要。
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必須堅持改革創新。事實證明,廣州的防疫工作之所以做得到位,與平時注重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制,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不無關係。廣州的經驗表明,着力理順社區工作關係,依法釐清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權責邊界,對於實現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有着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