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普医学已于近日全面复工。
洁特生物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口罩。
邓杏飞(左)带领团队成员正在做产品研发。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政策,越来越多的海归企业复工复产。更有一些直接服务疫情防控的海归企业,从春节期间就放弃了休假,开足马力、全力生产。
做好防疫工作
复工复产有序进行
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全面复工复产的“战鼓”已敲响。
2月20日,经过黄埔区质监站的一系列检查,迈普医学总部建设工地已符合复工要求,正式复工。之后,工地项目部将分别在每天的上、下午对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所储备的防疫物资也能够满足今后几个月的使用需求。
2008年,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生物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的袁玉宇回国,创立了从事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医用植入器械研发的迈普医学。如今,公司已成为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
建立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全员戴口罩、全员测体温……2月10日,迈普医学开始复工;1周后,生产线复产;2月20日,总部基地建设工地复工……迈普医学的复工也是许多海归企业的缩影。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迈普医学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做到复工、抗疫两不误,安全、有序地组织恢复生产运营。
记者了解到,迈普医学公司疫情防范应急小组特别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引》,明确疫情防控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同时做好防控物资发放和使用。
让我们将视线转移到广州高新区的另一家海归科创企业——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攻关和技改的基础上,该公司仅用3天,就将公司的3C产品质量检测机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这也是全国首例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口罩机,它能够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鉴别和操控,实现口罩的全自动生产。
随着广州复工复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数量提出了新挑战。已具备量产能力的普理司科技,单机产量可达每分钟120片,日产口罩15万片,口罩产能的提高为安全复工复产设置了防护屏障。
曾于1997年赴美国马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崔彤哲,回国后在北京中关村创立了海纳医信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医学影像和远程医疗服务。
1月29日下午,一场特别的远程会诊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进行,由钟南山院士担任组长的广东省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会诊专家组,对广东5例危重症患者进行了第一次远程会诊。会诊持续了3个多小时,来自5家医院的10名专家参与其中。会诊所使用的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正是由海纳医信与中国联通合作承建的,目前已覆盖20家省级医院、56家县级医院、一期690家乡镇卫生院和100家试点村卫生站。
连日来,线上办公成了海纳医信复工复产的主要方式。尤其对于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来说,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在远程复工中最大化地保证工作效率。“对于我们的研发人员而言,在家中拥有电脑和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可以保证60%—70%以上的工作效率,把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对于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市场营销部门来说,目前的工作仍在停顿当中,能做的只有等待。”崔彤哲对本报记者说。
放弃春节假期
开足马力恢复生产
机器隆隆作响、生产原料准备充足、佩戴口罩身穿防护衣的工人忙得热火朝天……从年初一开始,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就一直是这样一幅紧张而忙碌的场景。而现在,复工复产企业逐渐增多,原材料紧缺现象得到一定缓解,洁特生物的产能得到进一步恢复。
这是一家由“老海归”袁建华创办的企业。1992年,袁建华曾以访问学者、博士后和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免疫和传染病系工作。就在不久前,主营生产实验室耗材的洁特生物刚刚登陆科创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医疗防护用品短缺的情况下,洁特生物迅速恢复生产,启用原本拥有的一条标准口罩生产线生产折叠口罩。而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公司在1周之内就完成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
“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凌晨1点还在为我们公司办理审批手续,让人非常感动。政企一心抗疫情,我们就算是亏损,口罩也绝不涨一分钱。”袁建华说。
厂房内,原材料经由机器裁剪,持续不断地生产出口罩半成品,再由工人熟练地添加鼻钳和面罩带,然后迅速打包入袋。工厂的许多工人是外地务工人员,从春节假期被召回直到现在,全力以赴投入生产。
尽管如此,这条非全自动的生产线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应对产能不足,洁特生物决定另外订购多条生产线。经过与上游设备生产工厂的反复协商,终于利用仓库现有设备新建了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公司防疫物资的生产效率。
广州归谷科技园与洁特生物组织联合技术攻关,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基础上,为口罩生产线植入特种纳米材料滤芯层,由此可将一次性医用口罩过滤率从70%提高到95%以上的水平。
放弃春节假期,复工直到现在的海归企业还有很多。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于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邓杏飞是国盛医学的董事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的他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在1月21日成功推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40余名员工提前复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生产一线。2月7日,国盛医学联合洲明科技捐赠的首批3840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送达广东省疾控中心,两家公司联合捐赠了2万人份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目前,我们正在与深圳大学合作,联合开发超快速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这种方法也是采用PCR检测,我们希望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从采样到得出检测结果的全过程。”邓杏飞告诉记者。
提供政策优惠
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复工复产过程中,企业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逐步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保障城市安全平稳运行?
在成都,曾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的海归徐蕾是当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她所在的服务中心直属于成都市经济与信息化局,致力于为成都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扶持服务。疫情发生后,徐蕾带领服务中心开展了帮扶中小企业的专题行动,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解决复工复产难题。
得知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和普利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采购口罩生产设备的需求后,徐蕾和同事们立刻行动,帮助企业进行协调,尽快解决开工难题。发问卷、调物资、宣政策、助融资……这段时间以来,她所在的服务中心已经为成都聚科精密、太平洋药业等109家企业发布复工物料、上下游业务对接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共计400余条。
6万只口罩、110把体温枪、500件酒精消毒用品,这些防疫物资通过协调已送往包括永星电子、彩虹集团等在内的100余家企业,解决了企业复工时的防疫物资短缺问题。
针对企业的信用融资需求,徐蕾还与同事们收集了15家中小企业、共计8200万元的资金需求,组织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一对一”融资对接活动。与此同时,还与平安银行、成都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战‘疫’信用贷”产品,应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困难。
开展线上人才招聘交流活动也是徐蕾和同事们的服务重点。通过举办“成都中小企业春季(线上)人才招聘会”,帮助企业应对“用工难”,也为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大年初三开始放弃春节休假、坚守岗位一线的徐蕾,现在仍在服务企业的最前线忙碌着。
2月17日,位于南星街道白塔岭社区的杭州市级众创空间海归驿站开始正式复工。刚一复工,海归驿站就迎来了上城区科技局联系南星街道的两位复工“店小二”。他们的使命是为企业排忧解难。
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并确保企业复工复产无障碍,98名“店小二”深入走访、展开“扫楼式”宣传,将惠企、援企、助企政策直接送上门。
“您好,我们是南星街道复工‘店小二’,公司在复工中有什么困难吗?”
在海归驿站,“店小二”带来了政策利好。科技局将对新认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资金支持,海归驿站拿到补贴的可能性很大,这让海归驿站服务中心主任胡晓敏感到振奋。“除了疫情得到控制之外,这是我一个月内听到的最让人开心的消息了。感谢政府雪中送炭。”胡晓敏说。(记者 孙亚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2月26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