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山市茗江纸制品包装有限公司员工正在打包产品。 (卢 贵供图)
图为徐瑞进行南京市第十三号通告解读时的视频截屏。 (徐 瑞供图)
图为和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从广东采购的新破碎机。 (蔡荣林供图)
图为浙江欧雅服饰有限公司员工正在车间生产瑜伽服。 (王慧斌供图)
“侨联关心无微不至,帮了我们大忙”
本报记者 贾平凡
“2月16日,破碎机及时从广东运来,我们正式复工!”提及复工过程,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和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荣林表示:“玉林市侨联对我们帮助很大!”
从大年初四开始,蔡荣林就开始为公司复工复产做准备:密切追踪工人行动轨迹和健康状况,准备口罩、消毒水、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及时关注政府部门相关政策,提前联系采购生产材料和机器零部件。
然而,医疗物资紧张和交通运输不便,为蔡荣林公司的复工复产增加了不少难度。作为侨乡,玉林市很多侨商都和蔡荣林面临类似的问题。
玉林市侨联及时伸出援手。微信、电话、调查问卷……复工准备期间,蔡荣林不断感受到玉林市侨联无微不至的关心。玉林市侨联主席杨志光表示,针对侨企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侨联第一时间采取“线上+实地”的方式进行调研统计。
“针对复工防疫医疗物资不足的问题,侨联积极调动海外侨胞资源,帮我们采购口罩和消毒水等。”蔡荣林表示,“帮了我们大忙!”
蔡荣林还遇到了自己难以解决的交通问题。“原来的破碎机坏了,必须从广东采购新的。”蔡荣林介绍,作为一家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后的炉渣的环保科技企业,破碎机是生产链条不可或缺的一环,“物流运输是个大问题”。
“通过线上沟通了解情况,侨联把我们遇到的困难上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把问题对接到交通部门。很快,问题就得到解决。”蔡荣林说,“2月13日,破碎机从广东发货,一路畅通,如期到货。”
助侨企,暖侨心。玉林市侨联的务实举措,鼓舞了侨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复工复产的干劲。“相信中国一定可以战胜疫情。”蔡荣林表示,顺利复工复产,侨企可以为战“疫”尽自己的一份力。
疫情未歇,战“疫”不止。杨志光表示,侨联组织将继续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全力帮助侨商、侨企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共同助推家乡经济发展。
“生产和防疫都有保障,一切正常”
本报记者 李嘉宝
“如何确定外地员工的身体状况?”“复工审批流程要走多久?”“流动资金紧张怎么办?”春节过后,想到公司复工这件大事,浙江省丽水市绿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寿福担心的问题不少。
卢寿福曾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硅谷工作多年。2007年回国后,他先是在上海做药品研发工作,后回到家乡丽水投资创业,建立起这家致力于氟药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
好消息接踵而至。
“丽水18条和浙江30条一出,我心里就踏实了!”卢寿福高兴地说。他所提到的18条和30条,分别是2月5日丽水市政府出台的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18条意见、2月10日浙江省出台的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的30条意见。
从保障防控期间的物资供给,到帮扶企业有序恢复生产,浙江省及丽水市打出一套组合拳,让卢寿福备感振奋。更令他惊喜的是,目前企业复工采用备案制取代审批制,可以在线提交材料。“效率大大提高,一两天就办好了。”
2月17日,丽水市健康码正式上线。丽水市内人员和返程人员可以通过“浙里办”“支付宝”等平台自行申报。经审核后,分别生成“红、黄、绿”三色健康码,作为个人在本地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2月19日,健康码中又增设“体温记忆”功能,可以保存体温记录5个小时。卢寿福让公司员工都申报了健康码,为返工做好充分准备。
2月20日,公司顺利复工。当天,丽水市委统战部和市侨联领导专程来公司考察复工情况。卢寿福反映了新建厂房停工及资金紧张等困难,得到了迅速回应。
“银行贷款、税费都有优惠,各项服务措施跟得上,我安心不少。”卢寿福说,“丽水是侨乡,华侨多,侨资企业多。政府和侨联组织的工作人员积极向我们介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我觉得很温暖。”
公司所在的丽水市经济开发区还创新性地推出“口罩银行”,专门解决复工企业口罩紧缺问题。该平台首批统筹口罩5万只,以“限期无息”的形式,专门用于企业临时性周转。只要接到企业求助电话,开发区就会及时登记企业信息、口罩缺口量,以最快速度调剂给急需企业。
“生产和防疫上都有保障,公司目前运转良好,一切正常!”卢寿福说。
“把复工复产政策法律讲成大白话”
本报记者 李嘉宝
“广大市民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江苏宁瑞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瑞。2月18日,南京市政府发布第十三号通告——《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复工达产》,很荣幸与大家一起学习通告精神,分享我的认识。我总结出本次通告的两个关键词和四方面变化……”镜头里,徐瑞身着印有“志愿服务”“浦口普法”字样的红色马甲,侃侃而谈。
徐瑞是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为侨法律服务中心主任。这段时间,他和同事们录制了不少这样的小视频,解读政府通告,解答企业用工方面的法律问题。“我们努力把政策性语言,转换成更加贴近生产生活的大白话,为侨资企业答疑解惑。”徐瑞说。
对徐瑞来说,今年的春节假期并不长。春节过后,他就陆陆续续为一些侨企提供网上法律咨询,出具书面法律意见。2月6日,徐瑞开始走访一些侨企,实地了解企业复工面临的困难。
“员工春节假期的工资如何计算?”“你的房租能够减免吗?”“企业因疫情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怎么办?”……一个个问题汇总过来,徐瑞发现,这是复工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如何让更多复工侨企做到心中有数?徐瑞和同事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将问题汇总整理,推出“关于企业复工的八问八答”的微信公众号文章。随着问题逐渐增多,服务中心又推出“关于企业复工的100个问答”,并就重点问题录制答疑短视频,为复工侨企送去“及时雨”。
从春节过后的一两个人参与,到如今8名核心人员、数十家律师事务所紧密配合,徐瑞的法律战“疫”队伍不断壮大。“侨企有多种类型,为此,团队人员进行细致分工,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问题。”徐瑞说。
走访企业,在服务中心接听咨询电话,汇总各渠道收集的问题,与同事们进行研讨交流并拿出具体解决方案,写文章、录视频……徐瑞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当当。
“现在已经没有上下班之分了,熬夜是常事儿。”徐瑞笑着说。
“报团取暖,相信都会好起来的”
本报记者 贾平凡
“鉴于园区企业(业主)大部分为浙江(籍),建议园区统一安排宾馆。早日让业主回歙,统一隔离,早日复产。”2月8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郑迎收到一条来自园区业主的“建议”微信。
发信息的是黄山市茗江纸制品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卢贵,兼任歙县侨联副主席。
这条信息背后是开发区48家企业的郑重委托。接到消息后,安徽省歙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第一时间回复,并着手行动。
“我们开发区的企业大部分是侨企,企业主多为浙江温州人。春节过后,大家复工复产的愿望很迫切。但企业主不从外地返回,企业就无法正常开工。”春节刚过,卢贵就开始琢磨园区企业复工事宜。
“企业要复工复产,需要过好几道关。” 卢贵说:“我是开发区侨商企业微信群群主,就在群里和大家一起商量办法。”
返程交通是第一道关。“温州企业主回歙,可有规定?”为了解决企业主从外地返歙交通问题,卢贵在微信上咨询起歙县交警大队大队长。了解规定后,卢贵开始对接温州市和黄山市的交通部门。随后,企业主们陆续顺利返回歙县,并在开发区管委会统一安排下集中隔离。
拿到复工令是第二道关。“要想复工复产,必须做好防疫措施。但口罩、消毒水、测温仪等防疫物资比较紧张。”卢贵介绍,“为了保证园区更多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大家通过各种渠道采购防疫物资后,相互调剂、互帮互助。很多侨商委托海外的侨胞朋友,帮我们采购了很多医疗物资。”
疏通供应链上下游是第三道关。“复工后企业面临着物流运输、原材料供给和生产成本提高等问题。”为此,卢贵表示:“一方面,政府在贷款、减免租金和税费等方面,为我们纾难解困;另一方面,侨企都主动作为,抱团取暖,疏通物流链和产业链。”
作为歙县经济开发区第一批复工的侨企之一,卢贵的公司也为开发区其他企业复工复产后的防疫工作提供了借鉴。
“积极配合歙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企业复工领导小组和开发区管委会安排;公司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加大防疫宣传,在公司内设标牌标语,下发‘致公司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员工承诺书’等。”卢贵说。
“目前,开发区共有32家企业复工复产。”卢贵说:“大家一起努力,相信慢慢都会好起来的。”
“筹建口罩生产线,10天办完手续”
本报记者 高 乔
“今天一大早,街道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我,经信委帮我们找到原材料了!”浙江欧雅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旅意华侨王慧斌告诉记者这个好消息。
从2月11日起,原本从事瑜伽服生产的王慧斌,一直在为筹建新医用口罩生产线忙碌。购买全自动生产设备、申报医用许可证、建设无菌车间、联络原材料供应商,“完全不懂行”的王慧斌仅用10余天就办完这个项目的几乎所有手续。
“快速通关”的背后,是浙江省义乌市各相关部门的服务合力。新生产线购买设备,政府给50%的资金补贴;生产线转型升级、建新厂房,金融部门以基准利率授信1000万元贷款;公司申报医用许可证,走绿色通道,审批时间大大缩短。“这样的补贴扶持力度前所未有,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王慧斌说。
除了实实在在的补贴支持,义乌市侨联、经信委、市场监督局、后宅街道等相关部门共同提供“贴心服务”:打电话询问企业复工需求;组建微信群及时公布筹备新生产线所需的各项程序、标准文件;反映问题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把相关资料发给王慧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车间,指导如何解决问题。
“有了这些细致及时的服务,我们不用走弯路了!”王慧斌笑着说。
有王慧斌类似经历的侨企侨商还有很多。义乌市侨联通过“义乌侨缘”等60余个镇街道侨联工作群和海外同乡联络群,及时向侨界推送义乌市各类企业复工申请程序、员工管理要求、防控物资准备等信息。
义乌市侨联副主席龚春强告诉记者:“义乌市侨界通过各种途径捐赠资金100余万元,捐赠口罩、手套、消毒液等各类防控用品,价值超过300万元。市侨联以此为基础建立防控物资调配库,为开始复工但暂未采购到防疫物资的侨企提供物资周转。”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员工回不来。”王慧斌说,目前欧雅服饰原有的150名员工中,只有30余名进入工作状态,车间生产能力只有正常情况的二成。
王慧斌的困难,正在抓紧解决中。不久前,义乌市人社局和财政局联合推出《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的意见》,对于复工企业提供包车补助、自行返义员工路费补贴。
“员工在规定期限内回来就车费全额报销,每个人有1000元补助,带动别人一起回来,还有额外奖励。”王慧斌说,“我们的工人大部分都已预约到返程车辆。过几天,又有一批员工要回来复工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2月26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