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中国开了一个规模空前的电视电话会,约有17万人参加。在这个主题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部署会议上,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强调,“把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疫情对经济社会影响有多大,关键要看疫情防控的进展。在中国人民艰苦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复工复产的企业越来越多,促进经济发展潜力与动能不断释放。
中国官方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超过70%。全国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复产率超过70%,煤矿产能恢复率达到76%……
这样的数据令人振奋,来之不易。因为当前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遇到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经济无疑是一场严峻考验,对世界经济增长也是个重大挑战。
当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16%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政策应对越及时有力,发展潜力与动能释放越充分,世界经济就会越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全世界,体现的是对全球经济增长与公共利益的负责。
在23日的会议上,习近平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8点要求,涉及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稳定就业、脱贫攻坚、民生保障、外贸外资等方面。这其中,“精准”与“统筹”是关键词。
比如针对不同地区疫情形势作出相应的复工复产部署,强调提高就业政策精准性,提出要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等措施,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下一阶段中国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提供了指南。
国际金融协会22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多个领域逐步复工复产,这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企业“动起来”,经济就会“转起来”,全球产业链运转也会趋于平稳。
除此之外,促进中国发展潜力释放的其他有利条件也在增多。
一方面,巨大的市场规模和需求扩张空间,给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力支撑。疫情虽然对消费造成了影响,但它并没有消失,只是延期了。一旦疫情结束,相关需求就会得到充分释放,推动经济增长快速反弹。就像阿联酋迪拜国际金融中心首席商务发展官贾法里所说,中国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尽管从短期看疫情会形成干扰,但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势头。
人们看到,在严防疫情的同时,中国的雄安新区、北京冬奥会赛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有序开工,这对稳定经济增长也起了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疫情发生后,中国长期以来积累的技术优势,特别是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网络购物、线上课堂、远程办公、在线娱乐和智能制造等业态加快成长。经合组织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专家马吉特·莫娜尔评价说,疫情在对一些传统行业形成压力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还要看到,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一些领域的短板弱项,其实正是下一步投资增长潜力所在与发展空间所在。中国在补短板、强弱项过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被发掘,实现化危为机。
根据路透社近期做的一项调查,受访的40位亚太和欧美地区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认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就会迅速反弹。目前,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这样的信心也被资本市场验证。人们看到,新年交易以来,中国A股多个指数表现亮眼。这是资本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好。
没有哪个大海不会遇到风浪,没有哪个风浪能够掀翻大海。
回望过去,中国经济就是在一次次战胜风险挑战、爬坡过坎中发展壮大的。这次同样不例外。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冲破风浪,实现今年发展目标任务,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国际锐评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