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烟台开发区,没有厂房林立、听不到机器轰鸣,只见一幢幢富有现代感、科技范儿的高楼矗立于浓密绿荫间。“我们这里可谓卧虎藏龙。”烟台开发区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开发区有5万多家市场主体,其中产值过百亿的企业有6家,过10亿的企业29家。”
依托一批领头羊企业,烟台开发区形成了全新的产业格局: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持续升级,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强势崛起,大数据、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潜力产业增容扩规。
投资态势为何这么好?关键是有值得投资的好技术、好产品。
“从‘荣昌肛泰’到‘荣昌生态圈’,荣昌制药靠的是创新发展。”在坐落于烟台开发区的荣昌生物制药(烟台)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与公共关系部执行总监孙淼说。
今年7月,这家公司发布自主研发生物新药RC18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性临床研究结果。“从前期的研发到结束关键性临床研究,历经11年之久,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孙淼介绍,荣昌做中成药起家,但中成药在国际市场上空间有限,因此公司决定两条腿走路,同步发展生物新药。国家对自主创新大力支持,畅通融资、减免税收的政策也坚定了企业决心。孙淼说:“如果没有贷款、专利方面的支持,公司很难完全靠自己走过十几年自主创新的制药周期。”
荣昌生物迎来开花结果的收获期。今年8月31日,在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挂牌时,荣昌生物医药园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50亿元,主要从事RC18、RC28、RC48等一系列国家生物一类新药的生产、销售及其产业化。
稳投资不是“为投而投”,企业看重的是投资质量和效益。
“中国经济要稳中求进,我们企业投资也要稳扎稳打。”正海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总监王涛说。企业选择进入的领域,既要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附加值的条件,也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方向。正海从生产单一的彩管荫罩产品起步,目前已进入稀土永磁、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再生医学、汽车内饰、电子信息等多领域。“这几年,国家一直强调转型升级,新技术、新产业越来越成熟,市场也培育起来了,投资是顺理成章的事。”王涛举例,集团旗下的正海磁材从立项到基本成熟用了8年,正海生物则用了9年,投资规模都达到数十亿级,现在收益很好。
投资环境的优化让企业敢于向前冲。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其中制造业新增减税4738亿元,行业税负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快速增长。烟台开发区的企业也感受到这股暖意。荣昌和正海近一年来减免的税收均达数百万元,“负担轻了,成本降了,企业能腾出资金搞研发、搞项目。”王涛深有感触。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增速保持在6%以上,离不开投资的稳健支撑。烟台开发区正是中国稳投资、促转型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今年1-9月增长5.4%,与去年同期持平,殊为不易。更大的亮点在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兴业态加速布局,高端、绿色的新兴产业遍地开花,让中国经济新意十足,企业更有信心。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到1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4%、8.7%,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显示出强大后劲。
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告诉记者,烟台正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路上前行,一大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开发都在集结中。“这两年,投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真切感到,不论企业大小,大家能投、敢投,也愿意投资、乐于投资!”(本报记者 孔德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1月09日 第 01 版)